小马过河游周庄

集江南水乡之美的周庄一直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久未成行的理由说来可笑。几位去过周庄的同事说周庄已非
昔日的明清古迹----周庄因为陈逸飞一幅《故乡的思念》而在一夜之间蜚声海内外,当地的居民靠庄吃庄,富
裕起来后首先就翻修旧屋,再加上游人络绎不绝,周庄已和其它景点无异了。探听到这样的评价,自然有伤锐
气,但是转念又想到了小时候特别爱听的小马过河的故事,觉得应该身临其境,方知端倪。于是约好同道,抓
住国庆的尾巴直奔周庄。

车高速行驶在沪青平公路上,晨风的手抚过黑发,将她们保持成垂直于后脑勺的样子,农田鹅黄翠绿,鱼塘映
着朝霞,青草的香味格外躁动地包裹着全身......。渐进大观园时,看到了烟波浩淼的淀山湖,鱼舟点点,波
光粼粼,映衬着大观园附近的林园姹紫嫣红,苍翠锦绣,令人微醉。

花气酒香清厮酿
花腮酒面红相向
醉倚绿阴眠一饷
惊起望
船头搁在沙滩上

车到周庄,远远就看到了青灰色的牌坊和檐角飞起的可以入画的民居,其静谧无言和对面桔色热烈的“周庄欢
迎您”形成了有趣的比照。入得周庄,值得庆幸的是游人并不多。庄内,近七成的街市楼房依然原样。井字般
的河道旁边密布着店铺,茶馆,饭庄,民居。有道观也有寺庙,有书肆也有棋苑。卖养殖珍珠,塘虾,干菜,
鲜嫩红菱的老妪走在窄窄的石板街上。

各式各样的小桥连接着这有九百年历史的小镇。桥下流水清绿映人,水边人家虽囿于灰色,白色和木色,然而
在星散于庄中的写生画家的笔下却呈现出透明的质地和恍如隔世的气息。

中午我们几个走进此间富安桥边的“凤凰村”,八个小菜清淡鲜香,鱼虾味醇,果菜色新。临桥傍水一坐,仿
佛置身金墉笔下的“听香水榭”,“琴韵小筑”。尤其是那掌柜的,面色微黑,眉目之间颇有古意,若是换上
明清衣衫,一准是个福相的庄中忙人。而我们也摇身一变,成了远来的客官,初初见得这等小桥流水人家,流
连忘返,乐不思蜀了。周庄虽小,给我的印象却是有震撼力的,梦里梦外的景致,古时今日的意象叠加在一
起----

乱入红楼,
低飞绿岸,
画梁轻拂歌尘转。
为谁归去为谁来?

一时间真真有浑然忘我的感觉。

下午在车上打了个盹,醒来时已到了以退思园而闻名遐迩的同里。退寺院是晚清三品任兰生蜇隐江南时的府
宅。虽比不得大观园包罗万象,却是江南园林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翘楚之作。高阳的《红顶商人》即借景于
此,想胡雪岩那厮的三姨太“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是日,园内金桂,紫桂盛开,甜香四溢,茶馆
女主人一口香糯的吴侬软语使人记起此地离苏州很近了。

同里当地人的生活还未受外界的影响,依水而建的民居炊烟袅袅,少妇在河边洗衣,两个七旬老妪坐在夕阳下
的石阶上聊着家常,时间就象是船橹下的水慢慢漾开,没有任何戏剧性的意义......。斜阳在河面上泛金洒
银,我们也该收起闲散的步伐回到那个霓泓闪烁的城市,小马过河游周庄,同里,方知行动永远是旅游的关
键。


一片没有记忆的海洋 -有感于《刺激1995》
一位医生的诗与爱
Previous Page


看留言 | 写留言 | 安妮之歌 | 大门口 | 泡网俱乐部




Copyright © 1998-202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