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磕白不磕

论坛:创可贴作者:掸烟灰发表时间:2009-11-14 20:20
反正出瓜子的地方,磕完再来果冻也不迟.
 
其实俺一直想不好,这个系列算啥?一群孩子?乡村幼儿园中的孩子?童趣?童真?第一次看的人,没有人会不喜欢.第二次看的人,会有不少人喜欢,第三次,第N次,审美疲劳奏是介样生成的.实话讲,俺一直不喜欢这种影调和质感,平易是平易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小.在那些精准的抓拍能力后面,摆明了可以把孩子们放到一个更大的空间里,正如一个词,它在与其它词的关联中,才会呈现更多的意义.同样的情形,俺也对比过懒虫的市井系列,从画面上来说他要讲究些,质感也好一些,可俺也不喜欢,因为它让俺想到现实主义时代巴尔扎克式的文风和那些同样是不厌其烦的细节.在罗兰用一个长篇(S/Z)去阐述那些细节之后,符号延伸所产生的、令人失措的标准的缺失,有时候是件让人绝望的事。由于并不通晓摄史,俺只好以鲜活到令人回味绵长来作基本判断,正如俺当初所言,最明白简洁的词语的组合以拓展最广阔而有活力的含意。但俺很快奏发现,至少在你这儿,象个圈,绕来绕去,视野所限,时间所限,经历所限,面对的情境所限,说一亩三分地都嫌多。实在可惜。前些天发了几张小镇上的片,隐约让人看到潜在的空间。可惜总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俺真是奇了怪了,就算你每次给自已计划一个小专题,一次上街就拍一个小系列,等拍上几个系列再来重拍这些孩子,会不会不同呢?
 
 
打字打得手酸,算了,不说了,哈哈。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掸烟灰于2009-11-14 20:33编辑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  
  • 莽 
  • 2009-11-15 14:09
  • 84
  • 230
  • 0/0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