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谁的台湾?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笑意2发表时间:2011-01-23 16:37

关于台湾的笔记

 

郭玉洁/

 

 

 

 

11月初,东北季风已到达台东。傍晚细雨过后,我们骑摩托车下山,来到都兰糖厂。

 

都兰是台东一个只有一条街的小镇,停在美丽的台湾东部海岸线。听说糖业兴盛时期,都兰糖厂曾是全台湾红糖产量最大的民营糖厂,红糖浓甜的味道和湿润的海风混溶,充盈小镇。糖业没落后,都兰糖厂在1991年停产。再过十多年,许多原住民艺术家离开都市,移居都兰,废弃的厂房被改建成为艺术空间和聚会场所。每周六,糖厂咖啡馆都有原住民歌手的演出,常常热闹到夜深。

 

那个傍晚,原住民艺术家们在聚餐。三三两两的人们端着盘子、碗、锅子,走进咖啡馆的院子。夜色黑下来,灯亮了,院子中间的大桌子上,放满各种盛菜的容器。周围或坐或站,大约有十多人。大部分人肤色黝黑,轮廓很深(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原住民的典型相貌)。气氛欢快、自由,常常爆发出笑声。像绍文所介绍的,台湾的原住民很幽默,喜欢开玩笑,尤其是东海岸的原住民。

 

穿着暗花长裙、身形如山、声音如大提琴一般的原住民歌手巴奈,请每一个人跟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菜色。绍文指着桌子那边另一个身形如山、穿着深红色长袍、束发的男子说,那是巴奈的爱人那布。

 

轮到我们了,绍文,我的台湾朋友、此行向导,听起来有点底气不足:我叫绍文,我带了几位大陆朋友过来……这时,那布打断他问道:大陆?哪个大陆?美洲大陆还是非洲大陆?还是中国大陆?要说清楚嘛。

 

绍文结巴了一下:嗯,中国大陆。接下来的话,他更是虚弱:她们有从甘肃来的,也有黑龙江的,广西的……她们这次特别跟我说,不想一直待在台北,想要来原住民的部落,想来台东,听原住民朋友唱歌,所以我才带她们来这里……

 

我听得懂这段对话背后的含义:中国/大陆,这样的称谓,本身就意味着对两岸关系的不同理解;即使我们大部分人都住在北京,绍文依然强调我们各自的原籍,因为边疆身份能够淡化“北京”的政治涵义;而最后那段话,当然更是特地示好。

 

我顺着绍文的话,继续示好。话音落处,满桌无声,那布突然笑了,露出被槟榔染红的牙齿:祖国大陆来的嘛!您辛苦了!

 

这次一起去台湾的朋友,是在中国各地女同志[1]组织的志愿者,到世新大学参加两岸同志口述历史座谈会,之后到台东旅行。她们中的绝大部分是第一次来台湾,对台湾怀着各自的想象,但是基本上对这样的反应,有些不知所措。

 

和在台北时不一样,那天的晚餐终结于几乎完全的相互漠然。一方面,原住民朋友们有自己的议题,晚餐后,他们聚集在一起,观看一部关于美丽湾大饭店的纪录片,抗议东海岸被政府交付财团开发;另一方面,我们待在山上民宿连续几天无法上网,此刻搜索到无线网络,各自拿着手机闷头疯狂上线,聊QQ看微博,收信回信。弄得既爱原住民、也爱“中国大陆”、期待大家能互相做朋友的绍文在旁边干着急。

 

原住民对中国没有兴趣哪,在原住民部落工作的绍文很发愁地讲。到都兰之前,他跟那布说,要带几个大陆的朋友来,那布问,那我要不要挂国旗?当绍文转述给我们,来自黑龙江的gogo兴奋地问,真的?五星红旗吗?

 

我吃了一惊,回头看gogo,发现她不是在开玩笑。当然是中華民國國旗啊!绍文说。Gogo听了默不作声。

 

在台湾照例是天天喝酒。两天后,我们去台东的铁花村。这里原来是台铁的宿舍,现在也已成为一个音乐表演和创意市集的小聚落。夜晚的院子里,散落着喝酒聊天的人们。酒吧里传出民谣歌声。深夜,演出散了,刚刚认识的朋友们席地而坐,且酒且歌。gogo喝醉了。

 

我在洗手间找到gogo的时候,发现她在痛哭。我们相识五年,第一次看她哭成这样。她哭一会儿,打开水龙头呼呼洗脸,说一会儿话,再哭一会儿。Gogo白皙俊秀,此时本来就不大的眼睛艳肿如桃。

 

我以为她是想念在北京的女友,她摇头呜咽,你看,他们其实并没有那么欢迎我们,那天晚上他们说“祖国大陆来的”,其实是在嘲讽……我点头,当然啊。Gogo是个非常敏感的人,几天来,我们被台湾朋友的热情和善意包围,她第一次这样直接地碰到出于两岸关系的敌意。“可是另一方面”,她说,“我们那儿大部分人,肯定都还是那么想的,觉得要统一啊,包括我妈,X,她们就是这样的人,我即使告诉她们,她们也肯定不会理解的,你就觉得,她们是你最亲的人,可是你们根本没办法沟通……”gogo停了一下,“说是政府和人民分开,你说能分得开吗?”

 

gogo哭了一个痛快,我们走出洗手间,继续喝,继续唱歌,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那天她的痛哭,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台湾朋友用热情和友善编制的保护层,那一刻被撕破了,两岸关系,汉人和原住民,那些本质的、却被我们避而不谈的问题被翻开了。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大湖。

    “ 日月潭里有个小岛,把潭分成两半,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两潭湖水相连,像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日月潭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水很深。日月潭的周围是山,山上是茂密的树林。山林倒映在潭里,湖光山色,非常美丽。

“ 我爱美丽的日月潭。我爱祖国的台湾岛。”

 

这是我在小学二年级学的课文《日月潭》。在当时、以至今天的教学体制下,课文要熟记、背诵,进入潜意识。美丽的日月潭,因此成为中国观光客在台湾的第一目的地。而最后一句“祖国的台湾岛”,“祖国”没有被清晰指出,但通常这个词,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历史课本里,台湾被描述为先后被荷兰、日本殖民,1949年蒋介石败退之地——台面下的演义,是他被毛泽东打跑。大人们又说,收复了香港是邓小平的历史功绩,没能收复台湾,却是他最大的遗憾。

 

长大之后,看到很多人怀念1949年之前的中华民国,那时候有“白色恐怖”、官僚资本,但军阀枪杀学生之后,还懂得下跪道歉,那时候享有过某种程度的言论自由,在思想论争中,有人反叛传统,也有人承继传统,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出产了不少了不起的诗人、学者。我们管那段时间叫做“民国时期”,却不知道中华民国这个政权至今存在,只是偶尔感叹,被革命年代连根拔起的中华传统文化,还在台湾。

 

对于台湾的印象因岁月而叠加了许多内容,有席卷我们日常生活的流行音乐,偶像剧,娱乐节目,有风格与我们不同的文学、电影,电视节目里会播放拳脚相加的议会——言下之意是,看,这就是台湾的民主——但是,我们总归血浓于水,同文同种。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中国如一只雄鸡,台湾和海南岛,是雄鸡的两只脚。

 

2007年,带着这些模糊的想象,我碰到了第一批对我来说意义重大的台湾人。

 

那时我经历累年累月,艰难接受了自己是一名同性恋的事实,并且非常缓慢地意识到,性身份不只是私人身份,而且是社会身份。我开始投身一些和同性恋相关的活动,却又心存怀疑。几十年的革命运动,让人们政治冷感,很怕被权力播弄,我也是其中之一。我以为独善其身,在贫瘠的土地上孜孜于文化重建,这才是我的使命,组织、活动(那时我还不会使用运动这个词),它们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7月,在这种半心半意的心情中,我去珠海参加了一个华人拉拉志愿者培训营,这个集结了两岸三地、北美的华人女同志、双性恋、跨性别的营队,历时四天,成为中国女同性恋运动的重要里程碑。

 

对于中国的志愿者来说,第一个震撼就来自台湾。在分享各地区同志运动的状况时,台湾性别人权协会秘书长王苹播放了一个关于台北同志游行的短片,从2003年开始,台北每年都会举办同性恋大游行,短片结束时,在张惠妹的歌声中,象征多元性倾向的彩虹旗升起在市政府前。

 

一同观看的很多人,和我同样震惊。有人流泪了。在我们策划一次会议还要偷偷摸摸精心选址的时候,台湾已经连续五年举办同性恋游行,市政府不仅“批准”,而且拨款,上街的人数从两千渐至万人。一个戴镣铐的人看见身体舒展自如的人,难免羡慕,并且为“自由”果真存在而震惊和兴奋。这是我们所不了解的台湾。不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不是罗大佑的歌,不是侯孝贤的电影,朱天文的小说,更不是周杰伦蔡依林。

 

还处在草创阶段的中国同志尽管觉得遥不可及,却好像看到了未来,深受鼓舞。而我那一刻才认真地想到,这是一个已经实现了民主的地方,你可以上街游行,而社会运动,在台湾似乎有不同的含义,那又是什么?

 

    10月底,为这些好奇心驱使,经历了复杂曲折的签证程序,我到达了台湾。七天时间内,我在台北的街头马不停蹄,在咖啡馆,餐厅,甚至在整形诊所,采访,谈话,晚上回到饭店,仍热情激荡,必须立刻记下所见所闻才能睡觉。

 

那时我最大的问题是:台湾社会是如何改变的?如何从一个威权体制,转变为民主社会?社会运动到底是什么?一个从下而上的变化如何发生?在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何春蕤说,你问我就问对了。

 

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1988年,在美国读书的何春蕤回到台湾,想要观察台湾社会的转型。二十几年来,她已经形成了一套话语,从1970年代的“党外运动”,到1980年代之后一波一波的社会运动,工人运动,住宅运动,环保运动,妇女运动,同志运动,性工作者运动,她讲得波澜起伏,却又思虑清晰。权利不是赐予的,不是蒋经国一声令下,民主从天而降,权利是一点一点斗争出来的。在何春蕤看来,所谓“社会运动”,不是一两个人带领一群盲目的群众,而是如何让群众变得更有力量,成为运动的主体,“人的转化就是社会的转化。”她说。

 

在另一次采访中,社会学家夏铸九把台北命名为市民社会浮现的城市,“社会”逐渐壮大,与政府平等,市民成为城市的主人,懂得自己的权利是什么,并且参与改变。在我听来,比起总统直选制度,这是更了不起的变化。

 

回到北京后,我坐在办公室的桌子上,给同事们讲述此行。1989年之后,中国知识界对于政治现实十分冷漠,技术思维甚嚣尘上,追名逐利是最可能的选择,洁身自好吟风弄月,做个文艺青年已算好人,还去呼喊改变,不是太傻了吗?太多的聪明人,也太多的虚无和堕落。可是台湾之行让我看到,一种堂堂正正、坚实的热情是可能的,知识者应该去参与社会,每一个人都应该,而变化是会发生的。我看到了。

 

不止是我,那次同行的一个男孩,原本只想成为电影导演,在台湾被“洗脑”,回到北京后,很快成为同志运动的重要组织者。

 

这是我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次旅行。

 

 

 

 

 

那一次我对台湾的兴趣,还来自另一个命题:文化。

 

20077月,我在北京看到云门的舞蹈。这是林怀民第一次到北京,云门舞集展演了之前的许多舞蹈片段。有《红楼梦》、《白蛇传》一类的主题搬演,也有像《水月》、《行草》这样以东方美学的神韵,与现代舞完美融合的舞蹈。而“云门”一词,来自《吕氏春秋》,指黄帝时代的舞蹈。我被迷住了。

 

也是在那前后,我和一些朋友去黄永松的办公室喝酒。黄永松在1970年代台湾回归“乡土”的运动中,创立《汉声》杂志,到各地收集民间美术,1980年代之后,他开始到中国做同样的工作。近些年,他在台北和北京之间来回奔波,时间分配一半一半。《汉声》在北京西坝河的办公室,有一张很大的实木桌子,平日工作,餐时就是朋友们聚会的地方。

 

那天在座的还有高信疆。高信疆在1970年代出任《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主编,于政治高压下开辟思想争论的空间,还不能集会结社游行的时代,那是最重要的战场。他晚年既已被台湾遗忘,也无法如他所愿,在北京进行媒体革命,徒隐居耳。[2]那天见到他,深蓝色棉布对襟大褂,白发不乱,庄重幽默。听说他很难约,因为每天晚上被住在台湾的太太监督要在电话中祷告。

 

我们问亲身经历、并与同代人促成了台湾民主变革的高信疆,你觉得中国还有希望吗?高信疆说,当然有,从历史来看,只要有六十年的时间休养生息,中华民族就能翻过身来。我们立时增长力气,多喝了几杯。

 

喝醉之后,高信疆和黄永松站起来,高唱陕西小调。唱毕,平日悠易温和、一派佛气的黄永松大声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这两个人,带着某些珍贵的中国传统人格,温和坚毅,在大时代中勇于承担责任,时代过去后,他们仍有潇洒气度。这样的人,我以为只有古书里才会有。中国的革命年代摧毁了深沉复杂的传统,物质时代又把共产主义理想嬉笑唾弃,在一个粗俗的社会看到他们,我竟有和历史重逢的亲切与激动。

 

画家陈丹青2008年到访台湾后,写下《日常的台湾》,感慨在大陆消失不见的“温良恭俭让”,在台湾找到了。“我不关心台湾曾经戒严与解严,也不关心那里如今实行的是真民主还是假民主,以我的阅历和记忆,民主实现之日并非太平世界,一如革命成功之时,世道尤为难测。我在乎人群的德行,社会的日常,普遍是在底线之上还是底线之下。

 

这是许多人对台湾的感觉,小至日常生活的细节,大至文化、思想,人们传说,中华文化在台湾得到了继承。

 

而当时的我在想,我们处在无可逆转的“现代化”进程当中,如何使中国传统与外来文化结合,生出真正的“宁馨儿”,是一百多年来未曾止息的文化命题,看起来在台湾,以云门、《汉声》为例,已经有了出色的例证。——这是我带到台湾的另一个问题。

 

可是当我到达台湾,却发现这个问题面临闭合。台湾正在身份的焦虑当中,“去中国化”轰轰烈烈的进行。站在台北的街头,朋友说,再往前是甘肃街,我这个甘肃人大喜:你们还有甘肃街?对啊,台北很多街道都是中国地名,可是这跟我们到底有什么关系?朋友说。

 

在当时的采访中,几乎所有人都提到了选举操作的省籍分裂。身为外省人第二代的朱天心最为激烈:我生长在这里,这是我的城市,为什么有一天却要被喊滚出去?她说,我不是在为国民党权贵抱不平,我在为那些老兵抱不平,他们一生背井离乡,到老不仅窘迫,而且被嘲笑说很“傻”——为什么主体意识落成,所有个人的际遇就都不存在了?

 

听了许多这样的故事,我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当我提出问题,很多人也无言以对,因为我所赞赏者,正是对方所要离弃的。

 

回到北京后所做的文章,其实逻辑混乱,不成样子。在一篇短文里,我写道,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中国无暇攻打台湾,从而为中华文化留下了小小的喘息空间。蒋介石当年带走的大批学者,有深厚的国学修养,他们教出的弟子,二战后出生的一代,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受英美之风的影响,两方文化的融合,造就台湾社会“黄金一代”——林怀民,何春蕤,夏铸九,张大春,朱家姐妹,等等。我当时未见清晰,也不一定敢讲出来的是,大概也就这一代,此后大概不会再有了,因为方向已改变。

 

我不知道该怎么跟我的朋友、读者解释,台湾不再是你们想象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护者,要更复杂,它不仅在政治上就是一个独立主体,更重要的是,“台湾人”,而非“中国人”已经成为总体认同,很多人不仅在政治上,也在文化上急于和中国切割开来,更不用说原住民的冷感。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跟我的台湾朋友讲,如果你使用一种语言,却排除这种语言背后的文化传统,这不是很矛盾吗?更何况,中华文化中有很多很棒的东西,你们不要,真的太可惜了。

 

有一次,一位台湾朋友在北京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吃饭,她讲起在埃及旅行时被海关官员误认为是中国国籍,她向对方大叫:我不是中国人!我是台湾人!满座寂然。很久之后,其中的一位朋友这样描述他的感受,你以为我们是一家人,结果人家根本不这么想。

 

一方仍在一厢情愿,将政治问题(统一或者独立)与情感问题(我们是不是一家人)混为一谈,也在体量庞大、武力财力占优的自大情绪里没有自觉,另一方的抗拒却是越来越清晰。餐后,台湾朋友后悔自己太唐突,冒犯了大家的感受,我却觉得,正像1971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建交,台湾破灭了“反攻大陆”的迷梦——真相有一天必将到来。两者之间的鸿沟之大,值得gogo这样一次痛哭。

 

 

 

 

2007年之后,我一直热衷于谈论台湾,希望在各个可能的媒体制作台湾特辑。有一次,纪录片导演张钊维问我,你有没有想过,台湾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为什么要看台湾特辑?

 

的确,对于台湾来说,中国是近在身边的庞然怪兽,经贸依存度越来越高,与飞弹共同威胁着台湾的存在,必须要去面对,可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呢?

 

我没有办法说,台湾是一个精彩的地方,值得去了解——阅读已經变得越来越实用。而就我的观察,大部分中国人对台湾各有想象,却不一定真正想要去了解。很多人寄托了国家想象和政治情结——唯一一块没有被“解放”的土地,有人把它看成华人社会的奇迹——因为它的民主体制,也有很多人如前所述,把它看作中华文化命脉留存之地。无论如何,那是中国大陆的对照。

 

可是在我看来,台湾还意味着别的。

 

我想起20083月,藏人在西藏暴乱。4月,许多八零后年轻人在MSN签名之前加上“红心”图标,来标识自己的爱国情绪,反对“西方社会分裂国土的狼子野心”。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的情绪是如何熟练地被政府操纵,但是如此整齐划一的反应,仍然令我惊讶。我在困惑,他们去过西藏吗?他们曾经和藏族人交谈过吗?他们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我也曾经是其中一员。1996年,中国最红的一本书叫做《中国可以说不》,我是一个被书中民族主义情绪轻易煽动的读者。那时候和同学聊起台湾问题。我忧心忡忡地说,如果现在不能统一,越往后越难,因为老人们还对大陆有感情,可是年轻人一定越来越淡。同学是一心掉进古书的“古墓派”,她的反应很淡漠:那又怎么样呢?干嘛一定要统一?我怒起来:你怎么这样想?一时之间却又想不出不让她那么想的理由,突然灵光一现:如果台湾独立了,那新疆怎么办?西藏怎么办?同学不说话了。

 

过了几年,我跟同学讲,其实独立也没有什么。换她激动起来:如果台湾独立了,新疆怎么办?西藏怎么办?我傻了: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她说:不是你告诉我的吗?

 

差不多同时,我和一位在美国读书的同学谈起台湾,她给予同样的答案:如果台湾独立了,新疆怎么办?西藏怎么办?你以为美国是省事的啊?你别天真啦。

 

时至今日,想起这些对话,我不以为自己天真,也不以为每一个普通的学生——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读书,有必要去替官员考虑国际战略问题,那只是我们以大陆为中心、汉族为中心的国土想象。

 

没有多少人在乎台湾人怎么想,西藏人怎么想,新疆人怎么想,只是历史叙述告诉我们,自秦以来,统一集权是好的,分裂是不好的,版图大是好的,征服是好的,而我們,處於這個好的中心。

 

2009年,我参与音乐家朱哲琴的工作组,去边疆地区采集民族音乐。常常花几个小时驱车到大山里,听几百年、上千年来流传的歌声,诧异身为汉族的我,从来不知道这些美丽的文化,再看他们几乎被汉化、实则全球化了的日常生活,深感多样文化的被毁灭,是我们所有人之祸。

 

7月,我们到达新疆。在去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路上,听说乌鲁木齐发生了维汉仇杀事件。之后翻越天山山脉一路南行,恐惧、愤怒、不解越来越深地卷入工作团队,像一个逃亡的队伍。

 

当我回到北京,发现人们对此事并不关心,它的影响不超过一个新闻标题,尽管近两百人死去,一千多人受伤,尽管我的朋友们多半供职媒体,对于独裁体制、民生艰辛自有该有的政治判断。我向他们解释新疆见闻,讲到当地吏治贪腐严酷,无论维汉回都十分痛恨,朋友说,对啊!我们石首[3]人民也这样啊!某个程度上,我同意他所说,可是把问题归结于政权,看起来是越来越安全,越正确,可是身为汉族人,作为中国文化、经济、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又怎能无视文化的强势同化,历史上的压迫、掠夺,甚至屠杀?

 

在拉萨,我们邀请强巴喇嘛带我们参观布达拉宫。他推掉早已安排好的“林卡”(意为郊游),为我们一一解说。结束之后,他带我们到他所在的色拉寺喝奶茶。20083月以来,武警进驻色拉寺,人身控制很严。强巴喇嘛一直以来最大的愿望是去印度走释迦牟尼之路,可是政府不发给他护照。他离开拉萨想回家乡,却在公路被关卡拦截,不许通过——那些天只要是黝黑藏人相貌,都会被盘查,汉人则不用,“是我的土地,我的家,为什么不许我通过?你说是吗?”

 

当日我无法回答这个善良、智慧的喇嘛,今日我说,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如何看待台湾,如何看待西藏,如何看待新疆,意味着如何能从几百年来受苦受难的悲情意识,与突然迸发的自大傲慢——这两种情绪毫无规律可循的交替中解放出来,愿意去看见、理解他人,真正成为开放、健康的人;也意味着我们是不是能放下虚妄的国家想象,“大国梦”,放下强/弱,大/小对比、成王败寇的功利与奴性思维,真正平等对待不同民族和文化,也平等对待自身内部的成员;如果不是这样,不过是一轮又一轮的暴政轮回。

 

这是给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对绍文说,我理解原住民艺术家们的冷感,或者说是敌意,这敌意来自两个层次,一层是过去几百年来汉人对原住民的欺压,另一层中国对台湾的威压。我尊重这样的敌意,它来自受伤的民族意识,而一经觉醒,就有可能复苏。

 

 

 

 

从台东回到台北,参加了“秋斗”——由台湾工人运动传统而来的游行。年轻人站在宣传车上高喊慷慨激昂的口号,让我想起我们的某个年代。一辆宣传车上赫然写着“实现社会主义”,吓了我一跳,后来才知道原本想写“实现社会正义”,结果写错了字。

 

我在游行队伍里不停看到朋友,也被介绍新的朋友,台湾于我,有了更深的情感牵绊。没有了上一次上天入地,想要把这座城市翻遍的强烈好奇心,坐在台大附近的咖啡馆,温润,闲散,只想一直坐下去。

 

1980年代末、1990年代相比,台湾社会运动处于低潮。也就在这个时候,一本记录二十年来台湾社会运动历史的书《秩序缤纷的年代》出版。书的副标题是《走向下一轮民主盛世》。编者在导言中指出,这本书不是怀旧之作,这一趟历史导读,也是帮助自己看清楚未来的挑战和方向。“如果中国是19世纪崛起的大德意志国,那么,如何让台湾在战略位置上成为荷兰和比利时(位居强权间的战略要地),而不是捷克与奥地利(德国的囊中物),可能是未来最关键的命题。”

 

书中最后一章《第三种中国想象》,作者吴介民梳理了自己对中国的观察,提出台湾国内政治依然摆荡着拥抱大陆与排拒中国的两头,此时的釜底抽薪之计是,逆向思考,反守为功,经营民主与社运的“价值高地”,以争取泛华人社会的“文化领导权”。

 

文章的结尾处,作者写道:“台湾历史中,有无数人为了追求美好而民主的生活付出了代价。前人的付出,换来我们这代人的幸福安逸。但是,台湾社会不可能永恒偏安于世界的一隅。我们的生活也不可能冻结在目前的时空。台湾要在下一轮民主盛世中站稳脚步,前提是,以人类社会为尺度,贡献台湾自在而独特的价值。换言之,就是将台湾社会的价值,置入普世价值的视域:我们不必过度放大自己历史命运的特殊性;台湾人民过去与当前正在经历的苦楚,曾经得到世界人权工作者的关照和守卫,同样的,民主化之后的台湾,除了努力保全自己民主生活的果实,还须思考如何回馈世界。

 

“把这个问题意识带回两岸关系的思索。中国的成就,是人类的成就;中国的腐败与罪恶,是人类的腐败罪恶;中国的苦楚与难题,也是人类的普遍困境。这是普世的真正意义。倘若我们无法从过度特殊化的视野中解放出来,就难以了解面对‘霸权中国’所需要的、不卑不亢的从容气质,将要从何而生。台湾社会需要认真思考,面对‘经略中国’这个历史课题。……经略中国要从社会运动这个价值高地入手。社会运动是实践的场域,目的是促成中国建立自由而民主的公民社会。从这个角度,中国可以借道同属华人社会的台湾,进入世界公民社会之列。这正是台湾可以贡献于华人社会文艺复兴之处;这也是我提出呼唤的,台湾积极争取华人公民社会文化领导权的切入点。”

 

开始读这本书时,我已回到北京,不可思议的新闻接踵而来,让人如鲁迅所说,怀疑自己所居是否人世。越来越多的人自焚以保卫家园,而无论老幼,只要握有一点小权力,就变得不可一世。回想在台湾的日子,像一场梦一样。

 

我在不同的场合,阻止朋友们说出“反正都要统一的”,“都是中国人”这样的话。有人说,你这个台独分子。我说,就现在这个中国,还是不要把任何人拉进来受苦了吧。

 

随后我觉得一阵心酸。若别人不该受苦,那么,难道只因为我生在中国,生在这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任意一个偶然的点上,我就注定要承受不自由、不平等,我的父辈、我的同辈,我的下一辈,都要作为一个渺小、而没有尊严的个体,就命定要被权力碾过,也只能看着未来往更坏的地方沉沦?同时还要被评判,被推拒,被拒绝理解,被看作这个庞大机器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有血有肉的复杂体?

 

因此我读到《第三种中国想像》时十分惊喜,那不仅在于我再次看到了自信开阔的气度,也是因为,那是我期待的坦诚的对话,同情的理解,让我们从“人”的境遇出发,真正的结盟。我已是台湾以社会运动“反攻”的受益者,又有何理由不相信新的道路?

 

我想,我们大概是生活在一个理想都不会实现的年代。时代在变坏,也许会越来越坏。我们所做的努力,在权力面前往往像螳臂当车。是什么让我们还坚持在此生执著?是一些不得不为之的执拗信念,还有彼此深深的连结与支持,是知道你也在那里的踏实——那带来的力量无与伦比。

 



[1] 同志,此处指同性恋的代称,以下同。

[2] 高信疆于200955日在台北去世。

[3] 20096月,湖北市石首市民众不服警局对永隆大酒店坠尸案的处理方式,双方对抗升级,政府动用武警及防暴车,一度有7万民众与警察对峙。

关于台湾的笔记

 

郭玉洁/

 

 

 

 

11月初,东北季风已到达台东。傍晚细雨过后,我们骑摩托车下山,来到都兰糖厂。

 

都兰是台东一个只有一条街的小镇,停在美丽的台湾东部海岸线。听说糖业兴盛时期,都兰糖厂曾是全台湾红糖产量最大的民营糖厂,红糖浓甜的味道和湿润的海风混溶,充盈小镇。糖业没落后,都兰糖厂在1991年停产。再过十多年,许多原住民艺术家离开都市,移居都兰,废弃的厂房被改建成为艺术空间和聚会场所。每周六,糖厂咖啡馆都有原住民歌手的演出,常常热闹到夜深。

 

那个傍晚,原住民艺术家们在聚餐。三三两两的人们端着盘子、碗、锅子,走进咖啡馆的院子。夜色黑下来,灯亮了,院子中间的大桌子上,放满各种盛菜的容器。周围或坐或站,大约有十多人。大部分人肤色黝黑,轮廓很深(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原住民的典型相貌)。气氛欢快、自由,常常爆发出笑声。像绍文所介绍的,台湾的原住民很幽默,喜欢开玩笑,尤其是东海岸的原住民。

 

穿着暗花长裙、身形如山、声音如大提琴一般的原住民歌手巴奈,请每一个人跟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菜色。绍文指着桌子那边另一个身形如山、穿着深红色长袍、束发的男子说,那是巴奈的爱人那布。

 

轮到我们了,绍文,我的台湾朋友、此行向导,听起来有点底气不足:我叫绍文,我带了几位大陆朋友过来……这时,那布打断他问道:大陆?哪个大陆?美洲大陆还是非洲大陆?还是中国大陆?要说清楚嘛。

 

绍文结巴了一下:嗯,中国大陆。接下来的话,他更是虚弱:她们有从甘肃来的,也有黑龙江的,广西的……她们这次特别跟我说,不想一直待在台北,想要来原住民的部落,想来台东,听原住民朋友唱歌,所以我才带她们来这里……

 

我听得懂这段对话背后的含义:中国/大陆,这样的称谓,本身就意味着对两岸关系的不同理解;即使我们大部分人都住在北京,绍文依然强调我们各自的原籍,因为边疆身份能够淡化“北京”的政治涵义;而最后那段话,当然更是特地示好。

 

我顺着绍文的话,继续示好。话音落处,满桌无声,那布突然笑了,露出被槟榔染红的牙齿:祖国大陆来的嘛!您辛苦了!

 

这次一起去台湾的朋友,是在中国各地女同志[1]组织的志愿者,到世新大学参加两岸同志口述历史座谈会,之后到台东旅行。她们中的绝大部分是第一次来台湾,对台湾怀着各自的想象,但是基本上对这样的反应,有些不知所措。

 

和在台北时不一样,那天的晚餐终结于几乎完全的相互漠然。一方面,原住民朋友们有自己的议题,晚餐后,他们聚集在一起,观看一部关于美丽湾大饭店的纪录片,抗议东海岸被政府交付财团开发;另一方面,我们待在山上民宿连续几天无法上网,此刻搜索到无线网络,各自拿着手机闷头疯狂上线,聊QQ看微博,收信回信。弄得既爱原住民、也爱“中国大陆”、期待大家能互相做朋友的绍文在旁边干着急。

 

原住民对中国没有兴趣哪,在原住民部落工作的绍文很发愁地讲。到都兰之前,他跟那布说,要带几个大陆的朋友来,那布问,那我要不要挂国旗?当绍文转述给我们,来自黑龙江的gogo兴奋地问,真的?五星红旗吗?

 

我吃了一惊,回头看gogo,发现她不是在开玩笑。当然是中華民國國旗啊!绍文说。Gogo听了默不作声。

 

在台湾照例是天天喝酒。两天后,我们去台东的铁花村。这里原来是台铁的宿舍,现在也已成为一个音乐表演和创意市集的小聚落。夜晚的院子里,散落着喝酒聊天的人们。酒吧里传出民谣歌声。深夜,演出散了,刚刚认识的朋友们席地而坐,且酒且歌。gogo喝醉了。

 

我在洗手间找到gogo的时候,发现她在痛哭。我们相识五年,第一次看她哭成这样。她哭一会儿,打开水龙头呼呼洗脸,说一会儿话,再哭一会儿。Gogo白皙俊秀,此时本来就不大的眼睛艳肿如桃。

 

我以为她是想念在北京的女友,她摇头呜咽,你看,他们其实并没有那么欢迎我们,那天晚上他们说“祖国大陆来的”,其实是在嘲讽……我点头,当然啊。Gogo是个非常敏感的人,几天来,我们被台湾朋友的热情和善意包围,她第一次这样直接地碰到出于两岸关系的敌意。“可是另一方面”,她说,“我们那儿大部分人,肯定都还是那么想的,觉得要统一啊,包括我妈,X,她们就是这样的人,我即使告诉她们,她们也肯定不会理解的,你就觉得,她们是你最亲的人,可是你们根本没办法沟通……”gogo停了一下,“说是政府和人民分开,你说能分得开吗?”

 

gogo哭了一个痛快,我们走出洗手间,继续喝,继续唱歌,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那天她的痛哭,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台湾朋友用热情和友善编制的保护层,那一刻被撕破了,两岸关系,汉人和原住民,那些本质的、却被我们避而不谈的问题被翻开了。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大湖。

    “ 日月潭里有个小岛,把潭分成两半,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两潭湖水相连,像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日月潭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水很深。日月潭的周围是山,山上是茂密的树林。山林倒映在潭里,湖光山色,非常美丽。

“ 我爱美丽的日月潭。我爱祖国的台湾岛。”

 

这是我在小学二年级学的课文《日月潭》。在当时、以至今天的教学体制下,课文要熟记、背诵,进入潜意识。美丽的日月潭,因此成为中国观光客在台湾的第一目的地。而最后一句“祖国的台湾岛”,“祖国”没有被清晰指出,但通常这个词,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历史课本里,台湾被描述为先后被荷兰、日本殖民,1949年蒋介石败退之地——台面下的演义,是他被毛泽东打跑。大人们又说,收复了香港是邓小平的历史功绩,没能收复台湾,却是他最大的遗憾。

 

长大之后,看到很多人怀念1949年之前的中华民国,那时候有“白色恐怖”、官僚资本,但军阀枪杀学生之后,还懂得下跪道歉,那时候享有过某种程度的言论自由,在思想论争中,有人反叛传统,也有人承继传统,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出产了不少了不起的诗人、学者。我们管那段时间叫做“民国时期”,却不知道中华民国这个政权至今存在,只是偶尔感叹,被革命年代连根拔起的中华传统文化,还在台湾。

 

对于台湾的印象因岁月而叠加了许多内容,有席卷我们日常生活的流行音乐,偶像剧,娱乐节目,有风格与我们不同的文学、电影,电视节目里会播放拳脚相加的议会——言下之意是,看,这就是台湾的民主——但是,我们总归血浓于水,同文同种。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中国如一只雄鸡,台湾和海南岛,是雄鸡的两只脚。

 

2007年,带着这些模糊的想象,我碰到了第一批对我来说意义重大的台湾人。

 

那时我经历累年累月,艰难接受了自己是一名同性恋的事实,并且非常缓慢地意识到,性身份不只是私人身份,而且是社会身份。我开始投身一些和同性恋相关的活动,却又心存怀疑。几十年的革命运动,让人们政治冷感,很怕被权力播弄,我也是其中之一。我以为独善其身,在贫瘠的土地上孜孜于文化重建,这才是我的使命,组织、活动(那时我还不会使用运动这个词),它们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7月,在这种半心半意的心情中,我去珠海参加了一个华人拉拉志愿者培训营,这个集结了两岸三地、北美的华人女同志、双性恋、跨性别的营队,历时四天,成为中国女同性恋运动的重要里程碑。

 

对于中国的志愿者来说,第一个震撼就来自台湾。在分享各地区同志运动的状况时,台湾性别人权协会秘书长王苹播放了一个关于台北同志游行的短片,从2003年开始,台北每年都会举办同性恋大游行,短片结束时,在张惠妹的歌声中,象征多元性倾向的彩虹旗升起在市政府前。

 

一同观看的很多人,和我同样震惊。有人流泪了。在我们策划一次会议还要偷偷摸摸精心选址的时候,台湾已经连续五年举办同性恋游行,市政府不仅“批准”,而且拨款,上街的人数从两千渐至万人。一个戴镣铐的人看见身体舒展自如的人,难免羡慕,并且为“自由”果真存在而震惊和兴奋。这是我们所不了解的台湾。不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不是罗大佑的歌,不是侯孝贤的电影,朱天文的小说,更不是周杰伦蔡依林。

 

还处在草创阶段的中国同志尽管觉得遥不可及,却好像看到了未来,深受鼓舞。而我那一刻才认真地想到,这是一个已经实现了民主的地方,你可以上街游行,而社会运动,在台湾似乎有不同的含义,那又是什么?

 

    10月底,为这些好奇心驱使,经历了复杂曲折的签证程序,我到达了台湾。七天时间内,我在台北的街头马不停蹄,在咖啡馆,餐厅,甚至在整形诊所,采访,谈话,晚上回到饭店,仍热情激荡,必须立刻记下所见所闻才能睡觉。

 

那时我最大的问题是:台湾社会是如何改变的?如何从一个威权体制,转变为民主社会?社会运动到底是什么?一个从下而上的变化如何发生?在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何春蕤说,你问我就问对了。

 

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1988年,在美国读书的何春蕤回到台湾,想要观察台湾社会的转型。二十几年来,她已经形成了一套话语,从1970年代的“党外运动”,到1980年代之后一波一波的社会运动,工人运动,住宅运动,环保运动,妇女运动,同志运动,性工作者运动,她讲得波澜起伏,却又思虑清晰。权利不是赐予的,不是蒋经国一声令下,民主从天而降,权利是一点一点斗争出来的。在何春蕤看来,所谓“社会运动”,不是一两个人带领一群盲目的群众,而是如何让群众变得更有力量,成为运动的主体,“人的转化就是社会的转化。”她说。

 

在另一次采访中,社会学家夏铸九把台北命名为市民社会浮现的城市,“社会”逐渐壮大,与政府平等,市民成为城市的主人,懂得自己的权利是什么,并且参与改变。在我听来,比起总统直选制度,这是更了不起的变化。

 

回到北京后,我坐在办公室的桌子上,给同事们讲述此行。1989年之后,中国知识界对于政治现实十分冷漠,技术思维甚嚣尘上,追名逐利是最可能的选择,洁身自好吟风弄月,做个文艺青年已算好人,还去呼喊改变,不是太傻了吗?太多的聪明人,也太多的虚无和堕落。可是台湾之行让我看到,一种堂堂正正、坚实的热情是可能的,知识者应该去参与社会,每一个人都应该,而变化是会发生的。我看到了。

 

不止是我,那次同行的一个男孩,原本只想成为电影导演,在台湾被“洗脑”,回到北京后,很快成为同志运动的重要组织者。

 

这是我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次旅行。

 

 

 

 

 

那一次我对台湾的兴趣,还来自另一个命题:文化。

 

20077月,我在北京看到云门的舞蹈。这是林怀民第一次到北京,云门舞集展演了之前的许多舞蹈片段。有《红楼梦》、《白蛇传》一类的主题搬演,也有像《水月》、《行草》这样以东方美学的神韵,与现代舞完美融合的舞蹈。而“云门”一词,来自《吕氏春秋》,指黄帝时代的舞蹈。我被迷住了。

 

也是在那前后,我和一些朋友去黄永松的办公室喝酒。黄永松在1970年代台湾回归“乡土”的运动中,创立《汉声》杂志,到各地收集民间美术,1980年代之后,他开始到中国做同样的工作。近些年,他在台北和北京之间来回奔波,时间分配一半一半。《汉声》在北京西坝河的办公室,有一张很大的实木桌子,平日工作,餐时就是朋友们聚会的地方。

 

那天在座的还有高信疆。高信疆在1970年代出任《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主编,于政治高压下开辟思想争论的空间,还不能集会结社游行的时代,那是最重要的战场。他晚年既已被台湾遗忘,也无法如他所愿,在北京进行媒体革命,徒隐居耳。[2]那天见到他,深蓝色棉布对襟大褂,白发不乱,庄重幽默。听说他很难约,因为每天晚上被住在台湾的太太监督要在电话中祷告。

 

我们问亲身经历、并与同代人促成了台湾民主变革的高信疆,你觉得中国还有希望吗?高信疆说,当然有,从历史来看,只要有六十年的时间休养生息,中华民族就能翻过身来。我们立时增长力气,多喝了几杯。

 

喝醉之后,高信疆和黄永松站起来,高唱陕西小调。唱毕,平日悠易温和、一派佛气的黄永松大声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这两个人,带着某些珍贵的中国传统人格,温和坚毅,在大时代中勇于承担责任,时代过去后,他们仍有潇洒气度。这样的人,我以为只有古书里才会有。中国的革命年代摧毁了深沉复杂的传统,物质时代又把共产主义理想嬉笑唾弃,在一个粗俗的社会看到他们,我竟有和历史重逢的亲切与激动。

 

画家陈丹青2008年到访台湾后,写下《日常的台湾》,感慨在大陆消失不见的“温良恭俭让”,在台湾找到了。“我不关心台湾曾经戒严与解严,也不关心那里如今实行的是真民主还是假民主,以我的阅历和记忆,民主实现之日并非太平世界,一如革命成功之时,世道尤为难测。我在乎人群的德行,社会的日常,普遍是在底线之上还是底线之下。

 

这是许多人对台湾的感觉,小至日常生活的细节,大至文化、思想,人们传说,中华文化在台湾得到了继承。

 

而当时的我在想,我们处在无可逆转的“现代化”进程当中,如何使中国传统与外来文化结合,生出真正的“宁馨儿”,是一百多年来未曾止息的文化命题,看起来在台湾,以云门、《汉声》为例,已经有了出色的例证。——这是我带到台湾的另一个问题。

 

可是当我到达台湾,却发现这个问题面临闭合。台湾正在身份的焦虑当中,“去中国化”轰轰烈烈的进行。站在台北的街头,朋友说,再往前是甘肃街,我这个甘肃人大喜:你们还有甘肃街?对啊,台北很多街道都是中国地名,可是这跟我们到底有什么关系?朋友说。

 

在当时的采访中,几乎所有人都提到了选举操作的省籍分裂。身为外省人第二代的朱天心最为激烈:我生长在这里,这是我的城市,为什么有一天却要被喊滚出去?她说,我不是在为国民党权贵抱不平,我在为那些老兵抱不平,他们一生背井离乡,到老不仅窘迫,而且被嘲笑说很“傻”——为什么主体意识落成,所有个人的际遇就都不存在了?

 

听了许多这样的故事,我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当我提出问题,很多人也无言以对,因为我所赞赏者,正是对方所要离弃的。

 

回到北京后所做的文章,其实逻辑混乱,不成样子。在一篇短文里,我写道,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中国无暇攻打台湾,从而为中华文化留下了小小的喘息空间。蒋介石当年带走的大批学者,有深厚的国学修养,他们教出的弟子,二战后出生的一代,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受英美之风的影响,两方文化的融合,造就台湾社会“黄金一代”——林怀民,何春蕤,夏铸九,张大春,朱家姐妹,等等。我当时未见清晰,也不一定敢讲出来的是,大概也就这一代,此后大概不会再有了,因为方向已改变。

 

我不知道该怎么跟我的朋友、读者解释,台湾不再是你们想象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护者,要更复杂,它不仅在政治上就是一个独立主体,更重要的是,“台湾人”,而非“中国人”已经成为总体认同,很多人不仅在政治上,也在文化上急于和中国切割开来,更不用说原住民的冷感。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跟我的台湾朋友讲,如果你使用一种语言,却排除这种语言背后的文化传统,这不是很矛盾吗?更何况,中华文化中有很多很棒的东西,你们不要,真的太可惜了。

 

有一次,一位台湾朋友在北京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吃饭,她讲起在埃及旅行时被海关官员误认为是中国国籍,她向对方大叫:我不是中国人!我是台湾人!满座寂然。很久之后,其中的一位朋友这样描述他的感受,你以为我们是一家人,结果人家根本不这么想。

 

一方仍在一厢情愿,将政治问题(统一或者独立)与情感问题(我们是不是一家人)混为一谈,也在体量庞大、武力财力占优的自大情绪里没有自觉,另一方的抗拒却是越来越清晰。餐后,台湾朋友后悔自己太唐突,冒犯了大家的感受,我却觉得,正像1971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建交,台湾破灭了“反攻大陆”的迷梦——真相有一天必将到来。两者之间的鸿沟之大,值得gogo这样一次痛哭。

 

 

 

 

2007年之后,我一直热衷于谈论台湾,希望在各个可能的媒体制作台湾特辑。有一次,纪录片导演张钊维问我,你有没有想过,台湾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为什么要看台湾特辑?

 

的确,对于台湾来说,中国是近在身边的庞然怪兽,经贸依存度越来越高,与飞弹共同威胁着台湾的存在,必须要去面对,可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呢?

 

我没有办法说,台湾是一个精彩的地方,值得去了解——阅读已經变得越来越实用。而就我的观察,大部分中国人对台湾各有想象,却不一定真正想要去了解。很多人寄托了国家想象和政治情结——唯一一块没有被“解放”的土地,有人把它看成华人社会的奇迹——因为它的民主体制,也有很多人如前所述,把它看作中华文化命脉留存之地。无论如何,那是中国大陆的对照。

 

可是在我看来,台湾还意味着别的。

 

我想起20083月,藏人在西藏暴乱。4月,许多八零后年轻人在MSN签名之前加上“红心”图标,来标识自己的爱国情绪,反对“西方社会分裂国土的狼子野心”。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的情绪是如何熟练地被政府操纵,但是如此整齐划一的反应,仍然令我惊讶。我在困惑,他们去过西藏吗?他们曾经和藏族人交谈过吗?他们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我也曾经是其中一员。1996年,中国最红的一本书叫做《中国可以说不》,我是一个被书中民族主义情绪轻易煽动的读者。那时候和同学聊起台湾问题。我忧心忡忡地说,如果现在不能统一,越往后越难,因为老人们还对大陆有感情,可是年轻人一定越来越淡。同学是一心掉进古书的“古墓派”,她的反应很淡漠:那又怎么样呢?干嘛一定要统一?我怒起来:你怎么这样想?一时之间却又想不出不让她那么想的理由,突然灵光一现:如果台湾独立了,那新疆怎么办?西藏怎么办?同学不说话了。

 

过了几年,我跟同学讲,其实独立也没有什么。换她激动起来:如果台湾独立了,新疆怎么办?西藏怎么办?我傻了: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她说:不是你告诉我的吗?

 

差不多同时,我和一位在美国读书的同学谈起台湾,她给予同样的答案:如果台湾独立了,新疆怎么办?西藏怎么办?你以为美国是省事的啊?你别天真啦。

 

时至今日,想起这些对话,我不以为自己天真,也不以为每一个普通的学生——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读书,有必要去替官员考虑国际战略问题,那只是我们以大陆为中心、汉族为中心的国土想象。

 

没有多少人在乎台湾人怎么想,西藏人怎么想,新疆人怎么想,只是历史叙述告诉我们,自秦以来,统一集权是好的,分裂是不好的,版图大是好的,征服是好的,而我們,處於這個好的中心。

 

2009年,我参与音乐家朱哲琴的工作组,去边疆地区采集民族音乐。常常花几个小时驱车到大山里,听几百年、上千年来流传的歌声,诧异身为汉族的我,从来不知道这些美丽的文化,再看他们几乎被汉化、实则全球化了的日常生活,深感多样文化的被毁灭,是我们所有人之祸。

 

7月,我们到达新疆。在去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路上,听说乌鲁木齐发生了维汉仇杀事件。之后翻越天山山脉一路南行,恐惧、愤怒、不解越来越深地卷入工作团队,像一个逃亡的队伍。

 

当我回到北京,发现人们对此事并不关心,它的影响不超过一个新闻标题,尽管近两百人死去,一千多人受伤,尽管我的朋友们多半供职媒体,对于独裁体制、民生艰辛自有该有的政治判断。我向他们解释新疆见闻,讲到当地吏治贪腐严酷,无论维汉回都十分痛恨,朋友说,对啊!我们石首[3]人民也这样啊!某个程度上,我同意他所说,可是把问题归结于政权,看起来是越来越安全,越正确,可是身为汉族人,作为中国文化、经济、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又怎能无视文化的强势同化,历史上的压迫、掠夺,甚至屠杀?

 

在拉萨,我们邀请强巴喇嘛带我们参观布达拉宫。他推掉早已安排好的“林卡”(意为郊游),为我们一一解说。结束之后,他带我们到他所在的色拉寺喝奶茶。20083月以来,武警进驻色拉寺,人身控制很严。强巴喇嘛一直以来最大的愿望是去印度走释迦牟尼之路,可是政府不发给他护照。他离开拉萨想回家乡,却在公路被关卡拦截,不许通过——那些天只要是黝黑藏人相貌,都会被盘查,汉人则不用,“是我的土地,我的家,为什么不许我通过?你说是吗?”

 

当日我无法回答这个善良、智慧的喇嘛,今日我说,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如何看待台湾,如何看待西藏,如何看待新疆,意味着如何能从几百年来受苦受难的悲情意识,与突然迸发的自大傲慢——这两种情绪毫无规律可循的交替中解放出来,愿意去看见、理解他人,真正成为开放、健康的人;也意味着我们是不是能放下虚妄的国家想象,“大国梦”,放下强/弱,大/小对比、成王败寇的功利与奴性思维,真正平等对待不同民族和文化,也平等对待自身内部的成员;如果不是这样,不过是一轮又一轮的暴政轮回。

 

这是给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对绍文说,我理解原住民艺术家们的冷感,或者说是敌意,这敌意来自两个层次,一层是过去几百年来汉人对原住民的欺压,另一层中国对台湾的威压。我尊重这样的敌意,它来自受伤的民族意识,而一经觉醒,就有可能复苏。

 

 

 

 

从台东回到台北,参加了“秋斗”——由台湾工人运动传统而来的游行。年轻人站在宣传车上高喊慷慨激昂的口号,让我想起我们的某个年代。一辆宣传车上赫然写着“实现社会主义”,吓了我一跳,后来才知道原本想写“实现社会正义”,结果写错了字。

 

我在游行队伍里不停看到朋友,也被介绍新的朋友,台湾于我,有了更深的情感牵绊。没有了上一次上天入地,想要把这座城市翻遍的强烈好奇心,坐在台大附近的咖啡馆,温润,闲散,只想一直坐下去。

 

1980年代末、1990年代相比,台湾社会运动处于低潮。也就在这个时候,一本记录二十年来台湾社会运动历史的书《秩序缤纷的年代》出版。书的副标题是《走向下一轮民主盛世》。编者在导言中指出,这本书不是怀旧之作,这一趟历史导读,也是帮助自己看清楚未来的挑战和方向。“如果中国是19世纪崛起的大德意志国,那么,如何让台湾在战略位置上成为荷兰和比利时(位居强权间的战略要地),而不是捷克与奥地利(德国的囊中物),可能是未来最关键的命题。”

 

书中最后一章《第三种中国想象》,作者吴介民梳理了自己对中国的观察,提出台湾国内政治依然摆荡着拥抱大陆与排拒中国的两头,此时的釜底抽薪之计是,逆向思考,反守为功,经营民主与社运的“价值高地”,以争取泛华人社会的“文化领导权”。

 

文章的结尾处,作者写道:“台湾历史中,有无数人为了追求美好而民主的生活付出了代价。前人的付出,换来我们这代人的幸福安逸。但是,台湾社会不可能永恒偏安于世界的一隅。我们的生活也不可能冻结在目前的时空。台湾要在下一轮民主盛世中站稳脚步,前提是,以人类社会为尺度,贡献台湾自在而独特的价值。换言之,就是将台湾社会的价值,置入普世价值的视域:我们不必过度放大自己历史命运的特殊性;台湾人民过去与当前正在经历的苦楚,曾经得到世界人权工作者的关照和守卫,同样的,民主化之后的台湾,除了努力保全自己民主生活的果实,还须思考如何回馈世界。

 

“把这个问题意识带回两岸关系的思索。中国的成就,是人类的成就;中国的腐败与罪恶,是人类的腐败罪恶;中国的苦楚与难题,也是人类的普遍困境。这是普世的真正意义。倘若我们无法从过度特殊化的视野中解放出来,就难以了解面对‘霸权中国’所需要的、不卑不亢的从容气质,将要从何而生。台湾社会需要认真思考,面对‘经略中国’这个历史课题。……经略中国要从社会运动这个价值高地入手。社会运动是实践的场域,目的是促成中国建立自由而民主的公民社会。从这个角度,中国可以借道同属华人社会的台湾,进入世界公民社会之列。这正是台湾可以贡献于华人社会文艺复兴之处;这也是我提出呼唤的,台湾积极争取华人公民社会文化领导权的切入点。”

 

开始读这本书时,我已回到北京,不可思议的新闻接踵而来,让人如鲁迅所说,怀疑自己所居是否人世。越来越多的人自焚以保卫家园,而无论老幼,只要握有一点小权力,就变得不可一世。回想在台湾的日子,像一场梦一样。

 

我在不同的场合,阻止朋友们说出“反正都要统一的”,“都是中国人”这样的话。有人说,你这个台独分子。我说,就现在这个中国,还是不要把任何人拉进来受苦了吧。

 

随后我觉得一阵心酸。若别人不该受苦,那么,难道只因为我生在中国,生在这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任意一个偶然的点上,我就注定要承受不自由、不平等,我的父辈、我的同辈,我的下一辈,都要作为一个渺小、而没有尊严的个体,就命定要被权力碾过,也只能看着未来往更坏的地方沉沦?同时还要被评判,被推拒,被拒绝理解,被看作这个庞大机器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有血有肉的复杂体?

 

因此我读到《第三种中国想像》时十分惊喜,那不仅在于我再次看到了自信开阔的气度,也是因为,那是我期待的坦诚的对话,同情的理解,让我们从“人”的境遇出发,真正的结盟。我已是台湾以社会运动“反攻”的受益者,又有何理由不相信新的道路?

 

我想,我们大概是生活在一个理想都不会实现的年代。时代在变坏,也许会越来越坏。我们所做的努力,在权力面前往往像螳臂当车。是什么让我们还坚持在此生执著?是一些不得不为之的执拗信念,还有彼此深深的连结与支持,是知道你也在那里的踏实——那带来的力量无与伦比。

 



[1] 同志,此处指同性恋的代称,以下同。

[2] 高信疆于200955日在台北去世。

[3] 20096月,湖北市石首市民众不服警局对永隆大酒店坠尸案的处理方式,双方对抗升级,政府动用武警及防暴车,一度有7万民众与警察对峙。

2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