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倒不如说电影的过错不会是导演一个人的过失。
看过13钗后,评价很简单:故事单薄,画面做假。
前者的责任是小说原著作者和编剧,后者才轮到老谋子。
可是,这样一个重大历史悲剧题材的把握的确有难处,原因在于——“被埋没的历史”,才会促成一种“做假的艺术”。
这部电影的主题实质非常简明,就是——“风尘姐替学生妹赴死”。
可要讲这个主题的故事情节说完整,人物角色塑造成立体感,历史交代有真实性,审美诉求有感染力,牺牲精神有升华价值。。。放在今天的环境里,这几乎是一项诸多难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即便老谋子动用了6亿资金,花费了5年时间,请来了中外团队的帮助。。。可是,没有想明白的事,没有搞清楚的历史,或者没有自我意识的文化,都只能促成一种“做假艺术”的流产现象,附带上一点导演私活(无所不在的色彩感)罢了。
不算严重剧透,现在略为评价一下编剧与导演的失责之处:
电影故事的整体次序分成“三段论”:巷战——教堂——牺牲。
编剧为此编织了一个包袱(从学生妹安危到姐妹替死)的解套之旅,前半程快速后半程缓慢的镜头节奏,牵引着观众通向一个生死悬念相逐的结尾。——好比是脱狱的游戏。
作为编剧而言,故事来源据说是一个比较可信的说法(私人日记):日军占领南京之后,曾经在难民区组织“慰安妇”,有一些“妓女”主动认领了这份差事,从而“代表”了其他女性难友包括学生妹。
这个“真实事件”对于女性在战争中的苦难意义,如何上升到民族性的“牺牲精神”?显然,需要一种人为编织的文字技巧。
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到,小说原作者需要虚构姐妹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生死交换的细节,而编剧则为此堂而皇之的增加了一番“巷战”的场面(国军为救助学生妹而战),借以表明灾难之中人性的力量与价值。
其次,编剧的创造性发挥,是将故事里一个美国人的普通形象升华到了宗教救赎的价值,同时也为该电影有意“申奥”带来了一次政治冒险之旅。
不管怎么说,编剧为此的努力是值得称颂的。看得出,尽管其后果是虎头蛇尾,勉为其力的窘境。当今电影圈内,投资与政治因素的双重鸭梨之下难免破绽百出,体无完肤般的失落。
现在我们来指出,
在战争场面的“开场段落”中,编剧似乎忘记了一些战争中的判断力?比方说,“巷战”的特性是什么?国军小队人马的战斗力不是用于狙击战、阵地战的类型上,而是借助危墙边缘的掩护,隐蔽和躲藏,以等待暗夜时的突围和逃亡。即便是为了救助平民,也只能使用打黑枪的手段,转移敌军的注意力,分散平民的逃难压力。所以,将战争场面过于夸张的升级为狙击战、掩护战的形式,显然是有意讨好画面的想法。
同理,平民的逃亡方式,也是白天躲藏,黑夜流窜,不管是难民和学生,大抵如此。
但是,电影开场的一系列快速镜头,几乎一直在点明学生们集群组队的在硝烟中沿街奔跑的画面,显然这种与日军撞上的概率太大,真实性大为削弱。至于,妓女们盛装打扮之后集体涌入教堂的画面,也是疑点(尽管言谈中流露教堂能保护难民的传言)。
设想一下,如果“巷战”的方式,“集体逃亡”的奔跑镜头被观众怀疑的话,那么,镜头叙事的开局如何成立呢?
接下来是颇为复杂的中场段落,集中述说了教堂里的安危事件,恐惧的阴影一直笼罩。交代了不少事件,显然是电影的重中之重。
第一个事件,是一小队日军侵入教堂的暴行,后来这些日军居然被一名国军狙击手全部消灭(同归于尽)。这个桥段结果的编造,不知如何解释?只能理解为推进剧情,制造下一步悬念的需要了。
第二个事件,是日军暂时对于教堂的保护行为,埋下了后面牺牲的结局。在这个时间的缓冲期内,才真正展开了教堂中各种人物的角色塑造与情感交流,也包括中途的惨事。
可以看出,假扮神父的心理转型,是一个关键题。同时,姐妹们之间的冲突与对望,也是合理通向结局的推理进程。
问题出在,编导演们的全体努力,在定义西方宗教精神方面有层次递进,如鱼得水的水平,而在交待“秦淮河文化”与“教会学生”的好恶观方面显得脸谱化和片面性了。仅仅有两段重头戏分别界定了两种身份,一是宗教唱诗班的合唱,另一是秦淮河琵琶小调的表演(“秦淮景”)。
也就是说,需要重点解释的一个理由,必须是,必然是——当风尘姐决定为学生妹替死之外,她们有什么内在的和外现的“包袱”需要逐一抛弃的?或者说,学生妹们有什么至关重要的人性化的价值层面被大家视为值得保留和延续的?
回答这个理由几乎是令人失望,也是难以完成的。因为平时双方并无交集,临时的冲突和恶感还来不及消解。集体中的各个角色也来不及将多层面细节逐一交待和刻画,更来不及的是将双方角色的情绪心理彼此充分的交流与沟通。这要花费多少时段的画面?
尽管双方阵营中都出现了一位女主角之间进行对话与相助。编导的安排是,前有学生妹为姐们牺牲的惨象为依据,加上集体自尽的举动细节,以此促动风尘姐们最终决定为学生妹受难替死的行为。
另外,我不得不怀疑,编导在风尘姐和学生妹两方阵营的心理上呈现出中西两类文化与价值观的知识层面上是把握不定的,并且也是空乏无力的。
由此,才会导致中后盘的段落结构上产生了严重的两极分离现象。一极是神父与妓女主角的双向沟通,另一极则是小女生主角的单向视野。这是镜头叙事的双向分裂,让观众的注意力无法统一和理解。或者说,这也是编导设计的双线并行结构,一条是神父的故事线,另一条是小女生的故事线。
可问题是,双线无法聚焦于结尾的致命点上!所以,才会让观众觉得,包袱甩到结尾,“姐妹替死”的悬念仍然是无法可信的。也或者说,当风尘姐决定替死的抉择下,学生妹的接受心理只能是“屏蔽处理”的结果。
如果心理原因不能借助故事交待清晰,那么,行动的细节再如何乔装打扮,都会显得刻意和猎奇。
由此,一部烧银子的大片只能甘心降为平庸之作。
这样也好,至少证明了——老谋子缺的永远是“文化”,所不缺的总是“作秀”。前浪不远,后浪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