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于7月3日火车站等待开车的时刻,还不算太远。。。不瞒您说,这类图我以前肯定是贴过的。只不过为了闲扯凭空制造一个话题。。。
这个滤镜效果叫做[ 1960’s]。你我可能知道,这应该不是指中国的1960's,但是还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但是他/她可能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1960's一些符号性的东西并产生兴趣,这些‘符号’在某一个时刻叠加起来,对1960's就产生了一个注解,他/她对1960就产生了一个观念。这个注解可能一开始和其他人略有不同,就象这个滤镜效果,它默认的一个值也许比这个要更暖色一些,我调整了一下,冷了一点。但是不同的注解基本上都是在一个范围内的。我想这个色调范围,或者这个注解,也许有个性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表示了一种被普遍认可的对某种观念的理解,无论真实与否。这样,当你我在谈一个从不同的IP地址都能看到的照片时,我们很可能就有一个共同的起始点,当然也许很快就分道扬镳。我认为这是文化效率越来越高的一种正常的状态。如果没有这类标签式的“风格”展现(甚至都不需要对风格有什么看法,只要认识标签里的文字就行),我们互相认同或者不认同的效率就会降低很多——我想,至少我自己,大多数时候不知道自己拍照这个行为是在干什么,更谈不上有什么成熟的审美观念,无非只是在谈标签而已。
前几天熊部长原创的一个转帖,我懒得再去翻看,大致给我的一个印象,就是说“别用标签看我,我在用标签看你”;“ 我爱咋咋地。。。”诸如此类”的意思。其实说真的,我是挺赞同的,当你/我/他/她的区别仅仅在于调整范围是往左一点还是往右一点,其实我们没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如果都没有一点标签的差别,如果不对路线问题多掐掐,那我们真的只代表了不同的IP地址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