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的结局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大国师王威发表时间:2014-02-05 00:12
  

牧野战场上,强大而不可一世的商人军团就此土崩瓦解了。

商纣王是否亲临战场?他的结局如何?又是让人伤脑筋一个又一个的谜题了。

为什么伤脑筋呢?乃是因为先秦文献对于商纣王之死,说法不一而足。以至于以信史著称的《史记》只能将多种说法并存。

先来说第一种:商纣王在牧野兵败后,被生擒活捉而后被诛杀说。

在《史记》中讲述姜尚开辟齐国的《齐太公世家》里头,司马迁是这么记载的:

(周武王)执政的第十一年的正月甲子日,周武王姬发在牧野誓师讨伐商纣王,商纣王率领的商人军团在战场上崩溃,商纣王夺路而逃,逃到鹿台这个地方。

周武王姬发遂派兵追杀,也追到了鹿台,在这里斩杀了商纣王。[1]

司马迁的这个说法是可以在《竹书纪年》一书中得到验证的:

周武王姬发在南单之台(即鹿台)这个地方亲自将商纣王擒获,这个时候天已黎明了。[2]

关于商纣王死亡的具体地点,《墨子》一书则说:

周武王姬发诛杀商纣王在鄗宫这个地方。[3]

这个鄗宫恐怕也如南单之台一般,也是鹿台之异名。

而《吕氏春秋》则说:

商纣王临死之前的最后一站乃是在宣室,他在临死前不反省自己的罪恶,而是后悔昔日不将周文王姬昌诛杀在羑里而酿成此亡国之祸。[4]

认同《吕氏春秋》宣室之说的,上有后世西汉之《淮南子》一书:

周武王姬发拥有带甲的战士三千人,在牧野战场上大破商纣王之军团,将商纣王诛杀在宣室这个地方。[5]

宣室当是商王朝的一处宫殿的具体殿名,这个说法和鹿台的说法并不冲突。

鹿台是商纣王执政时代建立起来的宫殿群,后世相传这个宫殿群面积有三平方里,其中的高台有千尺之高。[6]宣室作为鹿台这一宫殿群中具体的一处宫殿是可以成立的。

关于商纣王从牧野战场上逃脱,最终在鹿台被生擒的说法到了西汉初年还曾分化出一个新的版本,那就是商纣王虽然已经大败,却战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此一说法来自于西汉的政论家贾谊:

在牧野战场上,商纣王即将和周武王展开会战。

商纣王下令他的军团摆好阵势,可是不论是他左军还是右军,都对他发起进攻的号角完全无视,他们不去进攻周人军团,反而倒戈引导周人军团向商纣王所在的中军发起进攻。

商纣王眼见大势已去,一口气逃回到了祭祀祖宗的宗庙,在那里孤身奋战而死,他的左右没有一个愿意帮助他的。[7]

不过贾谊属于那种放炮式的政论家,他的政论都是为了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至于引用到的历史事件是不是真有其事,他是毫不在乎。

总之,贾谊这种只顾过嘴瘾的说法,我们可以听听,不必太当真。

我们把第一种说法相关的文献上的资料都摆在了一起,是可以建立起逻辑链条的,也符合商纣王这一类暴君的性格特征。

在牧野兵败之后,商纣王会不会认输了,会不会感到已经走进了绝路呢?应该不会。

暴君的性格往往刚愎自用的同时,也具备超乎常人的自信,以近日萨达姆、卡扎菲之死而论,这两位暴君在临死的一刻,都在战斗,绝不屈服。

他们固然会被生擒活捉,却是决不投降。司马迁也许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才在《齐太公世家》中保留了这一说法。

然而相比较被生擒活捉而后被诛杀说,先秦文献中另有一派更强大的观点,那就是商纣王的自焚自杀说,也是后世一直到今天最主流的说法。

在《史记》一书,关于商王朝和周王朝的历史在体例上处理是将其定为本纪。传叙商王朝历史有《殷本纪》,传叙周王朝历史则有《周本纪》

“本纪”之意是法则、纲纪。以历史地位非常重要的天子或国君的事迹作为纲领,采用编年、记正朔的形式,反映朝代的变迁、时代的大势。[8]

这一做法当然是司马迁的发明,《史记》上所有的文章合计130篇,而本纪只有12篇,这12篇是按照编年放在《史记》的最前面。

可以说,本纪的地位是超然的,也是司马迁落笔最为慎重的篇章。

《殷本纪》记载商纣王之结局如下:

甲子日,牧野之战上商纣王兵败如山倒,商纣王逃回了国都朝歌,登上了鹿台,投身于大火之中而死。[9]

在《殷本纪》上,商纣王之死的地点依旧在鹿台,然而对于他的死,司马迁用了“赴火”这个词,“赴”,就是前往,指明了商纣王乃是自焚。

而在《周本纪》上,则记载的更为详尽:

在牧野兵败之后,商纣王逃回了国都朝歌,他爬上了鹿台这一高台,他为自己穿上他那件以珠宝玉器连缀而成的王者之衣,自己在高台上点燃了柴火,然后投火而死。[10]

六百年的商王朝就此灭亡了,作为最后的守护者不管他曾经尽过多大的努力,到底难辞其咎。

亡国,在上古时代的中国君主心中最大的痛苦并不是失去了大地上的疆土,人间之臣民,而是从此他们在天上的列祖列宗不得“血食”[11]

固然,商王朝已经进入中国王权时代的成熟期,然而其时代精神尚依旧为上古神权时代的时代精神所笼罩。

在商人的心中,乃至在未来的周人的心中,上天与下地相隔并不遥远,人间的一举一动,在上天的祖宗都是一直在看顾着。

照此逻辑出发,在上天的祖宗既会佑护他们在人间的子孙,也会对人间的子孙有所求,求江山永固,求万年血食。

是以,任何王朝政权一旦处于亡国前夕,作为末任君主就得承担起责任?

什么责任呢?国君死社稷。

这句话出自《礼记》。[12]

《礼记》虽然是一本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不过他里头的的各种“礼”其实都是在更早之前已经通行了一两千年的习惯法。

国君死社稷这个要求比较文言,换成现代人的说法就是亡国之君在亡国前夕必须自杀,自杀的地点必须是在祭祀列祖列宗的宗庙(社稷)。

然而,《史记》的这一自焚自杀说,却给了我们一个颇为有趣的例外。

商纣王照理是应该逃回国都朝歌,并且在那里,在列祖列宗的宗庙自杀的。然而他却选择了自己兴建的藏财聚宝的鹿台。

商纣王是一个守财奴吗?历史上可没有守财奴乐意去进行对外军事扩张的,因为军事扩张是最浪费钱财,几乎是无底洞。

越是守财奴的君主越不可能进行对外军事扩张,这是常识。

这一类型的君主也许会对人民横征暴敛,然而要是让他们从自己的口袋(或曰国库)拿钱去组建军团,去进行对外军事扩张,那除非他们脑子秀逗了。

既然不是为了钱财,那么为什么商纣王奔逃至鹿台?原因只有一个,军队。

古代可不像现代有所谓的银行,一个王朝的国库乃是国家经济命脉。而要保住这国家经济命脉万无一失、绝对安全,那就得给这个国库配备一支强大的、精锐的军团。

也正因为此,这是商纣王在牧野之战中,任何部队都能投入到牧野之战中,唯独驻守鹿台的精锐军团是一动也不能动的。

动了,万一被周人军团奇袭了,那即便牧野之战商人军团大获全胜也意义不大了。此一点,我们不妨以后世魏晋三国之初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官渡之战比附之。

官渡之战相持阶段,曹操亲率五千精兵夜袭乌巢,成功地烧毁了袁军的所有粮草物资。袁军旋即大败于官渡。[13]

现在,牧野之战商王朝军团既然已经全面崩溃,以商纣王不认输的性格,他环顾王畿,距离朝歌最近而又能迅速调动起来抵挡周人军团的显然只有驻守鹿台的精锐军团了。

只是,从来军争之形势瞬时万变,商纣王固然逃的快,可是还有比他逃的更快的溃兵抵达鹿台。

败军从来热衷于传布敌人的勇猛,驻守鹿台的精锐军团听说两倍于周人军团的主力溃败,自然是战心瓦解,等到商纣王感到鹿台之时,鹿台估计已经剩下一座空城。

这一时,才真是英雄之末路。

英雄末路向来是文学作品里头的好命题,而如果是真实的历史事件,那就更加震撼人心了。比如《史记》里头,西楚霸王项羽之死,即是至为壮美的篇章。

自然,司马迁离项羽时代近,是以能描慕的我们于千载之后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商纣王之死呢?却囿于文献之稀少,我们今天已经不可能复现和还原商纣王的最后一刻了。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以小说之言演绎了商纣王之死——

话说纣王(子受辛)行至摘星楼(小说将鹿台之高台取了这么一个风雅的名字)……谓朱升(虚构的小说人物)曰:

“朕不听群臣之言,误被谗臣所惑,今兵连祸结,莫可解救,噬脐何及?

朕思以天子之尊,万一城破,为群小所获,辱莫甚焉。欲寻自尽,此躯尚遗人间,犹为他人指点。不若自焚,反为干净,毋得令儿女存留也。

你可取柴薪堆积,朕当与此楼同焚,你当如朕命。”

……朱升下楼,去寻柴薪,堆积楼下不表。

且说纣王(子受辛)……自服衮冕,手执碧玉,满身佩珠,端坐楼中。朱升将柴堆满,挥泪下拜毕,方敢举火,放声大哭。

……只见火逞风威,风乘火势,须臾间四方通红,烟雾张天。

……烟迷雾卷,金光灼灼漫天飞。焰吐云从,烈风呼呼如雨骤。排坑烈炬,似煽如焰,须臾万物尽成灰。说什么画栋连霄汉,顷刻千里化红尘,那管他雨聚云屯。

五行之内最无情,二气之中为独盛。

雕梁画栋,不知费几许工夫,遭着他尽成齑粉。珠栏玉砌,不知用多少金钱,逢着你皆为瓦解。摘星楼下势如焚,六宫三殿,只烧得柱倒墙崩。[14]

小说永远只是小说,再优秀的小说家可能永远无法真切的描慕出一个英雄于末路绝路上所展现之尊严。固然,商纣王是暴君,但也是一位人格魅力迷人领袖。

他心中的规划乃是要将东夷之地彻底的纳入中国版图,取而代之的周王朝最终不也是在他的指引下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么?

在他的治下,已经衰朽的商王朝获得了最后回光返照的时刻,在五十一年的时间里,他的目光越过千年,是以不断的鞭策已经无征战血气的商人,将他们驱赶到战场上去。

他为什么放弃了逃亡,为什么放弃了卷土重来,也许正如项羽在乌江的那一刻一般,他醒悟到了一生之事业尽归于虚空了,一世之令名再不能保了。

心灰了,意冷了,他对他的人民彻底的失望。对他的臣子,特别是背叛了他的兄长微子彻底的绝望。

在投身火海的最后一刻,在高台之上,他作为一位王者,即便死,也要捍卫自己天下共主的尊严。

他穿上了出席最隆重仪式时才需要穿上的王者之服,如果他的失败是上天之天命,那么他也要通过自焚来告诉上天,我命由我不由天,只有我子受辛才是自己生命的真正主宰。

商纣王是个骄傲的暴君,他在临终之前会后悔吗?应该不会。

他即便后悔,估计也是后悔自己太过于顾念亲情,没有断然处置与自己离心离德的兄长微子。

他即便后悔,估计也是后悔放走了周文王姬昌,以至于养虎遗患。

他即便后悔,估计也是后悔征伐东夷未尽全功。

不过怎么说,商纣王个人的命运即是他守护的国家之命运。商纣王死了,意味着六百年的商王朝覆灭,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开启。

 

 

 



[1]十一年正月甲子。拆於牧野,伐商纣。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史记·齐太公世家》

[2]武王亲禽受于南单之台,遂分天下之明。——《竹书纪年》

南单之台,盖鹿台之异名也。

[3]武王杀纣于鄗宫。——《墨子·明鬼》

[4]纣居於宣室,而不反其过,而悔不诛文王于 羑里。——《吕氏春秋·贵因》

[5]武王甲卒三千,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淮南子·本经训》

[6]其大三里,高千尺。——《新序》

 

[7]纣将与武王战,纣陈其卒,左臆右臆,鼓之不进,皆还其刃,顾以乡纣也。纣走还於寝庙之上,身斗而死,左右弗肯助也。——贾谊《新书·连语》

[8]纪者旣以编年为主,唯叙天子一人。有大事可书者,则见之于年月。——刘知几《史通本纪》

[9]甲子曰,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赴火而死。——《史记·殷本纪》

[10]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史记·周本纪》

 

[11]先秦时代常常以“血食”、“不血食”借以指代国家的延续和破灭,“不血食”指其国家的祖先不能再得到祭祀,也就是这个国家灭亡了,没有传承的后代能够祭祀祖先了。

[12]国君死社稷。——《礼记·曲礼下》

[13] 《三国志·袁绍传》

[14] 《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摘星楼纣王自焚》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