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伟哥,专治各种功能低下,有效率高达99%!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铁山杰迪发表时间:2003-10-10 15:51
三十四

已到了盛夏季节,力君峰上的积雪逐渐融化,云梦海周围的草地开满了各色野花,一眼看去只见芳草如毯,碧波如镜,湖中倒映着雪峰白云,只有鸟儿的鸣唱让人知道这不是梦中的仙境,而是现实的美景,。

武经上说:“力不足不能谈技,技不熟不可论道。”
王腾在力君峰下云梦海边的康巴训练营磨练筋骨、苦练绝技,已经力足技熟,到了论道的时候。

康巴训练营负责“格斗心理”训练的教练代号是T002,T002也是李氏兄弟的后裔,名叫李云。
李云是李氏家族的第一高手,也是一位百年难得一见的武学大师,他不但技艺通神,平生未逢对手,而且学贯古今,精通中西文化。

李云二十岁就在家族内部的比武中成为第一勇士,后来不顾父亲反对进入黑拳界。

在六十年代的黑拳界一提起“神龙李”,黑拳手无不胆战心惊,他只打了五十多场比赛,但是没有一个对手能够活下来,所有五十几场比赛时间累计不足七十分钟。很多大名鼎鼎的格斗高手和他相遇都成了一个个稻草人,没有人可以经受住李云的一次攻击,也没有一个对手曾经将拳脚接触过他的身体。

就在黑拳界都认为李云成为拳王是必然的时候,他突然没有宣布任何理由就退出了拳坛。
李云退出拳坛后回到了力君峰,一个人跑到山上先祖陵墓附近搭了一个木屋,每天在里面读书、练武,整整十几年的时间不理任何事情。

一直到他叔叔李阳成为康巴训练营的负责人,李阳先后多次请他来担任教练都被拒绝,最后终于在三年前答应开始担任“格斗心理”训练的教练。

李云武艺盖世无双,但不仅如此,李氏家族成员都擅长汉、藏、日、英几门语言,而李云则更深入地研究了多种文化。

康巴训练营的教材——《武经》就是由他执笔用多种语言撰写,虽然只有寥寥几十页,却胜过世间无数的拳谱秘籍,《武经》不但深入浅地将格斗的关键讲解得一清二楚,而且文采斐然,灿烂华美但不做作,精微深邃又不故弄玄虚。

李云深通佛理,经常和本地的活佛高僧讲经说法,被佛教信徒尊称为“金刚上师”,李云身为炎黄子孙,对中国传统儒、道、墨诸子百家的学问也非常精通,他学问不只限于东方文化,对于西方从希腊、埃及文化到现代的各种流派思想也有精妙见解。

李氏家族的所有成员对李云都是钦佩不已,就连在剑桥大学拿过博士学位,武艺也非同小可的叔叔李阳,都觉得自己在这个“武可安邦,文可治国”的侄子面前简直是小学生一个。

康巴训练营上上下下都知道李云将来会成为康巴训练营的负责人——如果他愿意接受的话,因为没有人有自信说自己比李云更强,不管是武力还是学问,或者道德。

李云并没有住在营内,他还是住在山上的木房子里,离李氏兄弟和家族其他先祖的陵墓不远,通过技术训练的学员必须到山上听他授课。

这一天,王腾在李林的带领下到山上去找李云。

李云的木屋搭在力君峰冰川雪线下一百多米的地方,在一小片凸出十几米裸露的花岗岩石平台上,三间小木屋并排而立。

木屋所处的岩石平台有一亩地大小,平台是一块巨型山体岩石的裸露部分,花岗岩石极为坚硬,上古冰川刮削过后居然未将其磨平,依旧傲然挺立在一大片草地之中。平台表面异常光洁,上面寸草不生,

木屋后面是万年不化的喜玛拉雅冰川雪线,左侧是力君峰的悬崖,下面是深不可测的峡谷,站在木屋的门口,可以看到山下的云梦海和大本营,在木屋和云梦海之间则是大片的森林和草地。

从云梦海边的大本营到山上李云的木屋需要走一个多小时,王腾晨跑过后,吃了早饭便和李林出发,上午十点,到了李云的小木屋。

王腾将在山上呆三天时间,李林和李云交待了几句就匆匆下山,三天后再来接王腾回去。

木屋外悬崖边的花岗石台上,李云招呼王腾坐在卡垫上。

坐定后王腾看面前的李云年龄约四十多岁,浑身骨骼粗大峥嵘,肌肉却并不很发达,满头雪一样的长发随风飘逸,皮肤红润发亮,和高原上大部分人一身黑色皮肤差别很大,眼睛如深邃的宇宙,幽不可测,和星星的眼睛如出一辙。只是星星的眼睛里闪烁的光彩是一种青春、活泼如恒星一样的光彩,而李云眼睛里的光彩则若有若无,似真似幻,有时候恍若火星闪烁,瞬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云面无表情盯着王腾看,一声也不吭。
王腾只听耳边山风吹过,心想:“在这亘古冰川下,万丈悬崖边,这个教练盯着我却不说话,究竟打算怎样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王腾只觉得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忽然从心底升起,心跳猛然加速,呼吸也在李云的注视下慢慢变粗得粗重。

整整盯了有10分钟的时间,李云忽然笑道:“你感到恐惧了吗?”
王腾耳听李云说话,不由得常常地出了一口气,心想你终于说话了,再这样瞪下去人都要被憋死。
一颗悬着的心掉下来后,王腾答道:“弟子是有点莫名其妙地紧张。”
李云哈哈大笑,问道:“我不过看看你而已,你为什么感到恐惧?”
王腾也觉得自己刚才的紧张恐惧很是好笑,仔细想了想,回答道:“弟子上山来找先生学习,本想先生一定有很多道理要教给我,没想到先生却沉默不语,只盯着我看,弟子不知道何故,所以有点紧张。”
李云笑道:“兵家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不知我何故盯着你不说话,所以紧张,这便是不知彼的恐惧,我对你也一无所知,为什么我就不紧张?”
王腾说:“先生是教练,这是先生的地方,我是学习的学员,先生当然不紧张了。”
李云笑道:“不知彼,便会紧张,知彼难道就不紧张吗?”
王腾笑道:“知道了当然就不紧张了!”
李云笑道:“你既知我是教练,又非对手,何故又要紧张呢?”
王腾仔细想想倒也真是,明明知道对方是教练,又不会吃了自己,刚才莫名其妙紧张什么呢?想不出个眉目,于是答道:“弟子实在说不出个究竟。”

李云脸色突变,脸色猛然变得异常冷漠,王腾只觉得一股凌厉的杀气弥漫而来。
李云突然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一点点慢慢的向王腾递了过来。
若李云这一匕首猛然刺来,王腾自然马上躲闪,可李云却只将匕首慢慢地捅过来,王腾不知道教练究竟什么意思,康巴训练营营规森严,教练掌握学员生杀大权,未得允许却不好贸然躲闪。

王腾看李云一脸的杀气,眼看匕首一厘米一厘米的向自己逼近,躲也不是,不躲也不是……

匕首顶在了王腾的咽喉上,王腾只觉得一阵冰凉寒气传来,浑身冷汗刷就下来了,脖子只觉得一痛,知道匕首已经破皮而入,眼看就要贯穿咽喉,生死关头不再犹豫,一个后仰躲过了匕首,随即滚身爬了起来。

王腾刚刚站起来,李云便猛地将匕首对准王腾胸口掷出,王腾只见阳光下一道寒光疾速向自己袭来,连忙拼尽全力侧身闪过,匕首远远飞出,掉在了远处草地上。

李云哈哈大笑,王腾听到李云大笑不由得一股怒火冲起,心想:“这教练莫非有毛病?敢才一言不发,问了几句,我似乎也没有说错什么话,就算答得不对也不至于要杀我!刚才杀气腾腾,现在又大笑不止,真是神经病!”

李云笑完,抬手招呼王腾坐下,说道:“刚才感到恐惧了吗?”
王腾心想:“匕首穿喉,不恐惧才怪,莫名其妙的问题!”,于是闷声答道:“弟子感到恐惧!”
李云笑问:“为何感到恐惧呢?”
王腾回答道:“我以为做错了什么,先生要杀我,匕首穿喉,眼看要死在先生面前,当然感到恐惧!”

李云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说:“你不知彼感到恐惧,知彼也感到恐惧,擂台格斗岂不是要怕得要死?”
王腾沉默不言,听李云教诲。

李云道:“佛说‘因爱而生怖,因爱而生嗔,因爱而生忧’,恐惧并非来自于敌人,而是来自于自己——知彼或不知彼都会恐惧。人都爱自己的身体、生命,面对可能对自己身体、生命造成伤害的情况,自然会产生恐惧,要消除恐惧也只有从自己身上找办法。”

笑了笑,李云又说:“两军相逢勇者胜,擂台格斗自然也是有勇气的人获得胜利,勇气来自哪里,你可知道?”
王腾想了想,说:“不畏生死,便是勇气吧!”
李云笑道:“世间那有不怕死的人,世间又有多少人会自认懦夫孬种!你肯定不认为自己是无勇之人,刚才还不是感到恐惧!”
王腾哑口无言,他的确不是贪生怕死的人,只是刚才的恐惧也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李云顿了顿,接着说道:“擂台格斗,心理问题需要解决两大魔障:第一是‘恐惧’,第二是‘怜悯’。‘恐惧’是对自己的‘仁爱’,‘怜悯’是对他人的‘仁爱’。人皆爱己,推己即人便为仁,是以同类相怜,仁者爱人,便为人道。只是擂台格斗对对手的人道便是对自己的残忍,对自己的人道便是对同类的残忍,如此一来,格斗者有被杀的恐惧,也有杀人的恐惧,上擂台如进炼狱,刀俎相加,磨碾相刑,自然难逃恐惧煎熬。”

王腾一听,觉得李云说得太对了,自己打的几场比赛,对手拳脚打来自然有恐惧感,将对手打得肢体残缺,血肉模糊也是一种难言得恐惧。

李云微微一笑,说道:“要克服‘人道’的恐惧,便需要‘天道’的勇气,有了‘天道’的勇气便可以做到无怖无忧,成为天地间真正的勇者。知道天道的武士,才能做到无敌于天下,乃至于无敌于宇宙,我便要教你明白天道,给你宇宙间的大勇——‘天之勇’!这‘天之勇’有个名字,叫他‘金刚之勇’,有‘金刚之勇’的人可成‘金刚业’,却不能成‘佛业’,可成‘金刚’却成不了‘佛’!”

王腾一听有了“金刚之勇”可以成“金刚”,而且可以天下无敌,心中的喜悦简直难以复加,当下凝神静气听李云论道。

喜马拉雅群山之中,巍峨耸立的力君峰下,武学奇人金刚上师李云临渊背雪,饮风席岩,传授了王腾“金刚之勇”。

人的勇有上中下三种,分别叫做:心勇、血勇和气勇。

气勇源于怒和贪,下到口角之怒,上到侵犯之怒,小到金钱之贪,大到窃国之贪,激起的勇气都属于“气勇”,俗话说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色胆包天”、“睚眦必报”都属于贪、怒激发的“气勇”。
源于贪念的气勇,名利美色到手勇便消失,或衡量成本不划算勇也就没有了。发源于怒的勇,占了上风或逞强之后,勇也没有了。

血勇来源于悲和痛,下到被辱之悲,上到亡国之悲,小到被殴之痛,大到致命之痛,这些悲痛激发的勇都属于血勇。
源于悲痛的血勇,目的在于复仇,复仇的力量可以支撑人若干年乃至一生,但复仇过后勇也就没有了。

人勇的上品心神勇,心勇来源于爱,下到对亲人、伴侣的爱,上到对国家、民族、宗教的爱,这些爱激发的勇都属于心勇。
源于爱的心勇,目的在于付出,不会计较回报,但神勇的人因为头脑中被爱纠缠,容易狂热有余,冷静不足。

高于以上三者的,便是“天之勇”。

天之勇又分三种,按上、中、下三者分,分别是:佛之勇、菩萨之勇、金刚之勇。

李云只传授了“金刚之勇”给王腾,至于“佛之勇”和“菩萨之勇”则没有传授,据他说这两种“勇”只能自己参悟,却无法传授。

李云说:“人之上,便是神,神之上,便是天,天就是道,道就是天,学武的人需遵循天道,行事顺天道便是‘替天行道’,‘替天行道’便可有‘天之勇’。”
接着他又说:“夸口‘替天行道’者多,真明天道者少,你能否明白,也看你的造化!”
李云指着背后的雪山说:“你看这雪山,冰雪融化便成水,水积之后便成河,河中鱼虾龟鳖众生得福。同样是这雪山,雪积冰凝后化为雪崩冰灾,摧枯拉朽,折树杀生,那些水中的鱼虾龟鳖惊恐莫名,惨遭毒手!”
李云又指着远处的天空说:“你看这天,地上众生全靠他雨润风调,得享喜乐。同样是这天,瞬忽雷霆如锤,闪电如鞭,狂风若啸,雹下如拳,全不把地上的众生当回事,天威到处,生灵涂炭,万物俱焚!”
李云长叹道:“何故如此?只因天行‘坤道’,那便有‘好生之德’,天行‘乾道’,那便是‘视万物为猪狗’。天有‘乾坤’二道,二道相生相克,阴阳变幻,交征角力,便为轮回,轮回之苦乐众生难免,顺‘乾道’可得无穷气力却如那虎狮熊豹常遭刀枪之祸,顺‘坤道’可得生息之乐却如牛马驴犬难逃羸弱被欺之灾!”
李云接着说:“人生天地之间,有神性也有兽性,神性兽性交织便为人性,乾道过甚则好勇斗狠、横行无忌,坤道过甚则阴柔颓靡、虚伪懦弱,欲求乾坤和合,得莫大勇力,需要行‘金刚道’,方能得‘金刚勇’。”

王腾连忙问到:“‘金刚道’如何行法?”
李云道:“武者要行‘金刚道’,需要遵守三条戒律!这三条戒律可给你莫大勇力,但也剥夺了许多人生乐趣,你真的愿意学吗?”
王腾沉声道:“弟子从中国漂泊万里而来,便是要学习高强本领,获得莫大勇气,至于人生之乐,无勇怎可得乐?大勇者得大乐,弟子有了莫大勇气,从此后无所畏惧,自然也就有了很多人生乐趣!”
李云听王腾如此一说,大笑道:“孺子可教,后生可畏呀!”

停了停,李云问道:“山下训练营中床位不够,你是睡在床上还是地上?”
王腾说:“弟子睡在地上。”
李云冷笑道:“你既然够资格到我这里来学习,怎么连一个床都没有?胆小怕事不敢和别人动手吗?”
王腾说:“弟子刚来的时候警卫指了一张床给我,但那床上已经有人睡了。后来也有人为争床睡打斗,但弟子想万里学艺,这里一起学格斗的也算是同门兄弟,何苦为了一张床坏了大事,打伤打残别人于心不忍,如果自己因此受伤似乎也没有必要。”
李云冷冷一笑,说道:“你既然不忍心伤害他人和自己,倒不如做个农夫职员,还来学什么格斗?将来你擂台血拼,还不是要杀人被杀,又何必这么婆婆妈妈,做这些无用道场!”
王腾有些脸红,沉默半天,回答道:“弟子以前擂台格斗也杀过人,不过弟子格斗总要有个理由,不喜欢和人无端打架。弟子在地上睡了多日也已经习惯,虽然自信可以抢一张床来睡,但看到他人为了区区一张床打得头破血流,甚至死亡伤残,实在是很没有必要,倒不是胆小怕事。”

其实王腾这几个月在康巴训练营的训练记录李云早就看过,王腾没床可睡的事情李云更是一清二楚,所以这样问,却是大有深意。

康巴训练营里面其实所有的安排都是有原因的,目的都是为了训练,就连睡觉也是一种训练。格斗学员进入训练营后的环境便和格斗场上一样,床位的争夺也是对学员谋略、能力、道德的一种训练。

没有床的学员需要面对两个问题:首先是如何抢夺一张床,如何确定自己能够战胜占有者拥有这张床;其次还要考虑如果自己占有了这张床,能否应付其他几个没有床的学员的挑战,否则就算抢来了床,难保以后不被后来争夺者痛揍一顿乃至把性命丢掉。

这样的争夺正好和进入拳坛后的情况一样——挑战者发起挑战,战胜对手后又要面对更多的挑战者挑战自己,这样的争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在拳坛呆一天便不能停止这样的争夺和判断。

训练营对床位争夺相关规定是:
1:任何争夺不得有第三人参与,任何无关参与的第三人将被枪毙;
2:参与抢夺的两人格斗中发生的死伤则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3:任何挑战只能由没有床位者向有床位者发出,而不能相反或有床位者彼此发出;
4:挑战者也不能向过去一个月已经接受过一次挑战的床位拥有人发出挑战。

康巴训练营还有一条残酷规定:入营九个月后的学员,如果连续十五天都睡在地上者格杀勿论。

这条规定让和平无法持续下去,而是强制竞争,因为床永远都要比学员总数少5张,所以死亡的威胁总是悬在五个没有床睡的学员头上,比拳坛那些没有比赛无钱可赚的拳手面临地饥饿威胁更可怕。

康巴训练营的格斗学员基于这样的压力,所有学员都无时无刻不在刻苦训练,你要他偷懒都不可能。
所有人都无比清楚地知道:死亡威胁下的几个没床学员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谁都不想成为弱者被挑战,否则就算抢床格斗中没有死,被人扔下床后马上开始的15天倒计时死刑折磨也让人近乎疯狂。

王腾学得很快,到他上山来找李云学习格斗心理的时候,刚好过了九个月,他的死亡倒计时还有5天的期限。在此之前的九个月零10天,他一直都在睡地板,没有找那个阿拉伯大胡子格斗,虽然其他人看到王腾的训练成绩都认为他有实力抢得一张属于自己的床,但是他因为考虑到上面的那些因素还没有动手。

不过这样的妥协也不能持续下去了,5天后他如果还睡在地板上,那除非马上逃亡,否则将如同上个月来自泰国的学员S844一样当着全体学员的面被警卫用枪打爆头,脑浆迸裂的那一幕让每一个格斗学员都看到没本事的下场就是这样。

李云提到了床,王腾也想到自己只有5天的期限。

10天前警卫P110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自己进入倒计时,其他学员听到这个宣布后一个个杀气腾腾地眼神他记忆犹新,他知道,所有人都在试图告诉他:别来惹我!

王腾正在思索,李云忽然哈哈大笑,说道:“两年来你是第一个我传授‘金刚道’的人,我没有看错,你是有慧根的人,可以行‘金刚道’,可得‘金刚勇’!”

王腾被李云笑声惊动,连忙收摄心神,也顾不得五天后的死刑,还是专心听了现在的课要紧,下山后再想床的事吧。

李云一双幽深的眼睛忽然光芒闪烁,脸上表情变得极为慈悲庄严,他含笑注视王腾,然后说道:“要得‘金刚勇’,需行‘金刚道’,要行‘金刚道’,需守‘金刚戒’!”

停了一下,李云又说:“‘金刚三戒’共有三条:第一条是不杀无孽之人,今后你参与擂台格斗,若对手以前格斗没有杀死过人,你便不可以杀死他;第二条是莫生贪恋之欲,今后你参与格斗,获得的奖金丰厚无比,但你日常开销却不能高过普通市民,其余金钱或捐或舍,不能留做私用;第三条是成王便应身退,他日你成为‘拳王’,卫冕比赛不应超过三场,三场过后便应退出,这三条便是‘金刚三戒’,你能做到吗?”
王腾说:“弟子本不想滥杀无辜,也并非贪恋富贵,只想证明自己,成为拳王,有朝一日如果得偿所愿,便回到这雪山草地上放牧牛羊,不再参与擂台争斗。”
李云笑道:“放牧什么牛羊,你若想回来,便来找我,我带你学武习文,倒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哈哈!”
王腾也笑道:“先生厚爱了,真希望有那么一天能够跟先生学到更多东西!”
李云说:“我刚才告诉你‘乾坤’二道运行的道理,而‘金刚道’便是顺应这些‘天道’而来,‘金刚道’包罗万象,我只告诉你擂台格斗所需要的‘金刚道’,至于其他,看你悟性,自己领会吧!”
停了停,李云接着说:“‘恐惧’和‘怜悯’都是因‘爱’而起,属于‘人道’。‘人道’之陋在于有亲有疏、有厚有薄、有爱有恨,所以易陷迷惘之灾,难逃轮回之苦!而‘天道’运行,如雷霆击地,不因草木而轻,不因铁石而强,一视同仁,均全力施为。何以至此?只因‘天道’无爱也无恨,无厚也无薄,无亲也无疏。擂台格斗也如此,行‘金刚道’的人,无论对手强大或弱小,凶悍或文弱,有仇或无仇,都要如雷霆一般全力以赴,却不带爱憎。所以行‘金刚道’的武者,无需知道对手身高、体重、胜负率、长处短处,无需知彼也能胜敌!因为既然无需知道,也就不会因为情报不足或错误带来恐惧,自然也就不会产生骄矜或恐惧之心,对手所使用的万千招数、施放的万千烟幕也就不起作用,武者只需全力用于自身修炼即可,如此一来便有‘金刚勇’,有‘金刚勇’的武者,方可做到无敌于天下!”

李云微笑着又说:“‘天之道’吐故纳新,循环往复,无爱方能真仁,无雷霆之勇,便无细雨润物!擂台格斗也如此,武者较力于擂台,若行为不检必导致气力亏损,若贪欲太重必导致患得患失,如此这些都会导致丧命擂台,也是灾祸自取!人间若无武士横尸擂台,必导致民风颓靡淫奢,人不运动,肌肉便松弛无力,无力之人便会疲软悲观,生理不良便导致心理不良,阴险诡诈、残忍堕落之徒多出于此辈,只因人无力便无自信,无自信者便会臆想无妄之灾,臆想之灾便会让人堕入魔道!国无征战,民族便会腐败浮躁,国人皆追名逐利,沉湎享乐,得到不知珍惜,失去便生怨恨!所以说无死之苦便无生之乐,无战之惨便无和之仁!是以上天有好生之德,也视万物为猪狗!”

王腾凝神静听,李云又说:“人性也贱,也善!行‘佛道’者舍己而救众生,行‘菩萨道’者启善立德而救众生,行‘金刚道’者惩恶扬威而救众生!所以你要明白,你擂台格斗一样可以救众生,杀是为不杀,不杀便是杀!击毙对手可刺激众生气勇、血勇,劝诫众生远离奢靡,也可警告骄矜者需畏天法地,不过得意忘形!”

……

李云滔滔不绝讲述天地大道,只听得王腾心醉神迷,大彻大悟。

此后三天,李云便在力君峰上传授王腾临敌对阵的秘诀和平时修持的方法。

王腾原本在山东大学学过哲学,只是学校教材零乱松散,中外哲学思想在教授口中说出都是“有此一说”,只供卖弄口舌显示“渊博”之用,却罕有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之辈。是以哲学研究蒸蒸日上,书籍著作年年增加,而民风人品却每况愈下,有道有德之人越来越少!

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七日开悟,领会到世间至高无上的真理,王腾则在力君雪峰下三日开悟,学会了“金刚道”的修持法门,有了“金刚之勇”。

王腾开悟之时,感觉到丹田中一股混元之气氤氲蒸腾,瞬间遍布全身,精神中只觉得天地之间再无可怕可畏之事,人世间也无可憎可恨之人。

世间真正精粹的真理,并不一定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开悟,有智慧的人数日甚至片刻便可开悟,而修为则是一生的事业。

王腾此时已经将“血肉之剑”和“智慧之剑”用“金刚之火”融化,重新铸造了一把“精神之剑”。
这把“精神之剑”是宇宙间最锋利的武器,有了这把剑,人便成为了不坏的“金刚”,从此可以和天下英雄逐鹿,问鼎王者宝座,其实又何止如此,有了此剑,有“金刚之勇”者可逃脱六道轮回,进入极乐世界。

英雄之大莫过于金刚,金刚英雄者,所挟持者大,曰“天下”,所凭借者大,曰“天道”,如此英雄,可做到无敌!

此时的王腾,便是具有“金刚之勇”的“金刚英雄”,拔剑四顾,试问天下英雄,谁人敢与之争锋?

——未完待续 铁山杰迪

疗效确切,免费赠送!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   谢谢
  • 铁山杰迪 
  • 2003-10-10 20:41
  • 311
  • 447
  • 0/0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