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急切的沮丧,大概是一种功利的心态——我花了心思,为什么还弄不好。
但现在,我想别的办法没有,只好跟丫的死磕,写到什么地步是什么地步。
谢谢沙子老师,心乱,你们说的都是普通的道理,只是要坚持写下去而已,但这样做却很难。我知道你们是这样的。我希望我也能一直如此。
蓝的够戗:你把我吓得够戗,我?像张爱玲?唉这么转述一下就觉得险些闪了舌头哇。
谢谢前天下雪。你是这样认真的写了这么多意见,“有时候显得过分流畅,通俗小说式的用速度来解决叙事上的虚弱。”——是的,这是我最矛盾的地方。因为我其实并不想成为一名写纯文学的作者,我想,我希望我的东西大多人都能看懂,因为我自己是愚钝的,是不爱看纯文学的。我让自己尽可能的流畅和有通俗的情节——但流畅、通俗的骨架里往往装不下我真正不吐不快的东西——城市里生活的女人,她们的不甘平庸和经受的遭遇,我发现这才是我真正想写的。它们和通俗小说要求的圆滑、快速的情节推进格格不入。我解决不好这个矛盾。
谢谢稻壳,我很少觉得自己语言感觉好啊,尤其是写小说时,感觉自己捉襟见肘。我是很怕自己写得流畅的,如前天下雪MM指出的缺点——一流畅,我知道,自己准是往亦舒那里跑正步去了。
谢谢那么蓝老师,哈哈,你说的这段话“技术上有个明显的小瑕疵,即叙事角度的变换不是可以控制的,而是叙事乏力时滑动的。第二部分转由沈叙事时,已经找不到她的心理轨迹了。 ”——对的,上半段是胡至昕的叙事角度,到后来,十分烦恼,不知道这样琐琐碎碎地写下去到什么时候才能结尾,只好换个人上阵,好处是终于快速地结束,坏处是,充满城市小说的油滑与玩世不恭——读者不再能感受到这两个人的真实心态:她们还难过吗?她们真的不在乎了吗?——沈鹃像一个自我保护过度的城市老油条,遇到问题只是呵呵大笑,她在读者面前的姿态也是如此。
整个盘算一下,会觉得这篇小说叙事角度转变的可笑,和作者的缺乏控制:(
我想,我还有时间,下一篇或许会有一点点提高?
谢谢所有回帖的朋友。我很感激。
谢谢白开水MM一直以来对俺的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