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称冯唐作品应该选为青少年课外读物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多虞发表时间:2006-07-18 02:03
在文学的多个渡船上成长

■时祥选(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 发布时间: 2006-07-15 16:23 中华读书报

  2006年2月《解放日报》报道: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作调查表明:青少年经常阅读的课外书籍的排名是漫画(26.76%)、科幻魔幻童话小说(21.29%)、中外名著(14.58%)、武侠小说(12.95%)、历史故事和历史资料(10.01%)和言情小说(8.95%)。

  这样的调查报告是否真实、全面反映了青少年的阅读
状况,我们可以存疑。但是,青少年阅读的“去经典化”现象比较突出,一些被视为他们的代言人的年轻作者的作品热销,应是不争的事实。几个年轻作者的作品频繁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其销量动辄十几、几十万册甚至上百万册。从郁秀、韩寒到郭敬明,再到张悦然、可爱淘、明晓溪、郭妮……从《花季·雨季》、《三重门》到《幻城》、《樱桃之远》、《那小子真帅》、《麻雀要革命》……人以书名、书以人名,作者成为品牌,成为出版商疯抢的“印钞机”,青春文学一时大热。

  青春文学为什么能成为热点?因为其受众主要是大中学生,他们青春年少,情感丰富,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认知辨别能力不高,容易趋同,有一定的购买能力,是图书消费的主力军。他们需要那些贴近他们心灵,满足自己情感需求,愉悦自己的图书。郁秀等人的作品满足了他们这样的需求,所以会成为他们追捧的对象。这是青春文学“火”起来的内因。此外,出版环境的改变,媒体的关注等因素也在客观上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就题材而言,青春文学类型正日益多样化。或描摹现实,或在虚无世界中闪转腾挪。前者多是反映校园生活,以写实见长,如《花季·雨季》、《三重门》;后者包括奇幻、武侠、悬疑惊悚、搞笑等多种类型,以想象力取胜,如《幻城》、《长安乱》、《地狱的第十九层》、“那多三国系列”。就作者而言,本土的作者吃香,外来的和尚也很受欢迎,虽然日本、欧美的一些青春小说引进后大都寂寂无闻,韩国小姑娘可爱淘却大获成功,出版方商业化的成功运作使她在中国也拥有无数读者。

  毋庸讳言,不管作者是否是偶像,现在畅销的青春文学作品缺点和优点往往一样突出。余华曾说若干年后,人们会记住自己的作品而不会记得《幻城》,我们可以向余华抗议:年轻人来日方长,不能拿您的现在和他们的现在比。但是,年轻作者对写作的态度让我们相信:他们的笔下难出经典。明晓溪日前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自己不在意读者是否觉得虚假,只要自己写的时候觉得快乐幸福,读者看的时候觉得快乐幸福就好。记者提出有不少人对这类畅销小说很不喜欢时,明晓溪说自己毫不在意,她说:“我写自己喜欢的小说,读者们也喜欢我的小说,而且市场反响也很好,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了吧。”谈到自己在写作时受到的影响,她说琼瑶、亦舒、席娟还有侦探小说、少女漫画、电视剧对自己的影响也很大,尤其是韩剧。

  明晓溪很有代表性,她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作者的想法,甚至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出版人的想法:只要能迎合市场就是好的,其他并不重要。我们对此感到悲哀。不过,值得欣喜的是,以张悦然为代表的部分作者,一直在认真地写作。还有很多作者,如许佳(代表作《我爱阳光》)、落落(代表作《年华是无效信》)、肖睿(代表作《一路嚎叫》)等,他们的写作也各有特色,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不逊于甚至高于那些极为流行的作品。他们更值得青少年读者关注。

  视野应该放得更宽。一些年龄稍长的作者(如被誉为“70年代文字第一人”的冯唐,代表作《18岁给我一个姑娘》)和一些早已成名的作家(如史铁生、韩少功等)的作品也应该成为青少年的阅读对象。远离喧嚣,摈弃浮躁,不为浅薄的潮流左右以致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这样的阅读才是应该提倡的。

  而经典,经过时间淘洗留下来的,永不过时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最应该成为青少年阅读的主体。那些经典的创造者已经作古,但是他们的创造精神不灭,创造成果不灭,攀登那些文学的高峰能使我们的精神成长,我们可以凭借对名著的阅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愿借此机会呼吁青少年朋友,从这个暑假开始,读几本新书,同时读几部名著吧,让我们的阅读之旅更多乐趣、更多收获。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