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基督教简单比较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13发表时间:2006-08-08 13:28
教主殉道指数:基督教完胜。
这个似乎不用说了,基督为了全人类的罪而死,而孔子的口号是:“道不行,乘槎浮于海。”没有丝毫要殉道的意思。而且孔子教导信徒:“危帮不入,乱帮不居”,“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孟子虽然大言“舍生取义”,但有人告诉他“天下溺矣”,先生赶紧伸把手把它救起来!孟子说不能违反“道”,而道是什么呢?道就是要天下来恭请他出山,如果道不尊哪里起得到教化效果呢?

教众公众服务指数:基督教胜出。
因为罗马教会的糟糕表现,基督教在这个问题上应该不能得分。当地区主教曾经成为比当军官更好的出身,财源滚滚、地位尊荣。但基督教的谦卑风格使它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公众服务性,比如慈善和教育事业。
而儒家,要论公众服务,老实说没有太多可称道的地方。如果说教育是它的贡献的话,它实际上只是在培养信徒。古代书院的儒家学术气氛异常浓厚,学术和门派意义远远大于科举。而对善行的大力提倡,比如仁义道德,可以算做儒家的公众服务?儒家的确空谈了不少这些东西,但它的实现是通过个人德行的圆满和家族利益的圆满而后才普及到公众,所谓“爱有等差”和“修身齐家”。它的道德教条更多的是成为人们攻击他人的武器,在自律上着重的是(少数优秀分子的)个人德行圆满,而并没强调切实的公众服务内容。效果较差。

宽容度:平手。
现代宽容似乎应该是从基督教教义中推理出来的,但它实际上是从人类的一系列教训中得出的。在不宽容上人类干了不少蠢事,基督教在这一点上违背自己的教义十分严重。耶酥本来宣扬:我来本不是为义人,而是为罪人来的。但基督死后没多久,保罗在他著名的书信中就教导信众:听说你们那里有一个好行淫乱的兄弟,你们不要跟他一起吃饭、来往;与基督的态度截然相反。后来基督教的狭隘恶名昭彰,就不用说了。
进入现代社会后,宽容精神越来越多地在基督教那里找到支持和证明,可以说基督教精神一直在启发人类的宽容,但进程实在是太慢了。
儒家一直是疾恶如仇的,所谓唯仁人能好人、能恶人,仇恨竟然成为仁德的标志之一。而对邪恶的仇恨很多时候演变为恐惧、仇视和歇斯底里的残忍,演变为全社会无知的暴乱,在宽容问题上并未给社会带来有益的影响。

信徒神圣度:基督教微胜。
基督教有个奇怪的现象,教主耶酥是人又是神(他是神的独子)。这抑制了他的信徒的神圣度:这个教主是天下独一个,别人没法模仿。而且他竟然还给信徒洗脚,为罪人而死,教主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虽然教会官僚体系诱使人往上爬,成为圣徒也很荣耀,但绝大多数人仍然不太可能神圣。并且,基督教明确宣扬了所有人都是有罪的。
不过,还是啥也难不住人。人总能找到各种理由自我神圣,比如基督徒对异教徒、自己教派的正确对比另一教派的邪恶、自己注定能上天堂而某人死后一定下地狱,等等。但现在好多了。
儒家不太一样,教主是人,没有人神之隔。儒家崇奉的不是神,而是道德教条,仁义和礼治之类。道德的地位是多高呢?细论起来它的地位简直可以高到没法比,儒家往往将他们的道德比附天地。做这一至高无上的道德的执行人、宣教人,与之一体,地位和尊荣又何如呢?儒家毫不隐讳地说,真正的君子“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人格伟大无比。这一境界虽然不是人人容易达到,但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做道德执行人,极为方便,所以中国人的内耗也格外严重,磕磕绊绊随时可以发生,招之即来。
可以说,信徒神圣度和危害程度成正比。

教主谦卑指数:毫无疑问基督教完胜,内容见上文。在这一指数上失败的还有佛教,它的教主牛B无比,天上地下惟我独尊,天人师,等等都是形容它的。

宗教攻击性:儒家胜出。
这个问题本来应该是基督教获胜的,因为它本来是解脱人的罪恶感的,传播福音,应该没有攻击性。但好事让它的教会和信众给干砸了。为了宣扬自己的正确,它表现得太过狭隘。
儒家在这个问题上获胜,可能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不太像个宗教,所以,它对宗教问题虽然撇嘴,但并不把它当同类来激烈攻击。它对世俗邪恶的攻击显得更像是人类共同具有的道德习惯。儒家信徒只有强烈渴望成圣的才有主动攻击性,而且他们的攻击性主要表现在对邪恶的攻击上,所以往往显得让人能够理解、不以为意。

信徒死亡率:儒家胜出。
基督徒开始也受迫害,但成为正教之后好多了。它的信徒有被统治者屠杀的,但在党纪国法方面大多数表现谦卑,死亡率不高。
儒家经常被砍脑袋。如果我们把几乎所有受儒学思维方式熏陶的普通中国人都看作儒家信徒的话(尤其三教合流之后),死亡率肯定不高。但这个不严谨。真正儒学的坚贞信徒死亡率较高。从焚书坑儒、党锢之祸、到东林党、文字狱,可以说都是针对儒家的。认真的儒家信徒好评论他人的德行和当政者的过失,以道德执行人的嘴脸,往往招灾惹祸(春秋时期道家就嘲讽他们是“灾人”);儒学虽然是极为重视政治的学说,可它的信徒,政治斗争经验却往往不及格,自命正直的儒者在政治斗争中表现等同白痴。

政治贡献:基督教胜出。
基督徒虽然以死后为念,但它的宗教精神一直在指导西方社会进步,在错误中进步。其中不乏极优秀的政治家。
而儒学,它的目标据说是治国平天下,也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但严格意义上说,它没出过为人民谋福利的政治家,所有的青天、名臣都只是最高私有者的管家角色,可能他们爱护人民像爱护牛羊一样,出于纯朴的仁心——哦,儒家的话说叫爱民如子。但既然人跟人是不平等的,那么一切可以说都是有限度的。
当江山落入异族之手后,儒家(戴震和顾炎武等)对于君主制度的抨击和觉醒似乎一下子达到了崭新的高度;可当江山回到了汉人手中之后呢?……

平等指数:基督教胜出。
人类原罪论使所有人平等。
而儒学,一开始就划分君子小人,并把这个本来是指有没有官爵的划分迅速上升为道德划分,几乎使它可以延续到任何一种社会形态;而且,儒家从来是为等级制度忠心服务的。到了现代,新儒家也并为放弃对人群进行道德划分的爱好;似乎可以说,如果儒家哪一天不对人群进行道德划分了,估计它也就不叫儒家了。
不平等的地位必然带来不平等的利益,哪怕是道德上的不平等。我们中国人在人民内部矛盾中何等敏锐地抢占受害者交椅、如何熟练地、誓死地捍卫自己的无辜,足以见证道德地位在现实利益格斗中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自诩道德高尚的人肯定比全世界加起来还要多。

禁欲指数:基督教胜出。
基督教也有凡人疯狂追求神圣的时期,为达到这个目的号召大家禁欲、提高道德。但总体来说,它的禁欲指数不太高。
儒家禁欲么?儒家有宣扬毫不为己、一心为公的自我牺牲精神,历代都有安贫乐道、两袖清风、甚至舍身殉节的典型,但这个还不是它禁欲的主要方面。儒家思想对人的最大禁锢是自由权利的剥夺。儒学规定的是一整套生活方式,连如何存心、如何思考、一举手一投足都会被规定;儒学非常重视礼节,而一个好的儒者不仅修炼外表,而且修炼内心,浑身上下无一处得自由,也可以说无一处不自由:总之全然放弃人性的真实、表演道德和天理,或许反而是自由的也未可知。但从人类的普遍常识来说,儒学是极度不自由的——这是它最大的禁欲。
遍观中国历史,要寻找中国人自由的权利,不蒂在沙土中寻找钻石。

信徒自由指数:同理,基督教胜出。
基督教可能也规定有很多礼仪,但它远没有儒教那么多,那样遍布人的几乎所有思想和所有行为。因为基督已经宽恕了人的罪恶,所以基督徒不太容易深陷罪恶感的暗狱,他们的心灵能得到释放,这是一种“永生”的好感觉。
而儒学,罪恶感、内疚感、甚至羞耻感,都被它毫不羞愧地拿来对付人。他们宣扬行己有耻,对道德、行为上有问题的人更是可以肆意打击,骂他们为畜生不如。
自由权利上面,儒学的国民远逊于基督徒。

总分:就不算了,没有任何意义。即日匆草,瞎写乱编,聊博一粲:)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   无法
  • 多虞 
  • 2006-08-08 18:29
  • 123
  • 1316
  • 0/0
  •   无味
  • 山外山 
  • 2006-08-08 13:38
  • 36
  • 1183
  • 0/0
  •   无趣
  • 王绣花 
  • 2006-08-08 13:36
  • 0
  • 1496
  • 0/0
  •   无聊
  • 三更天 
  • 2006-08-08 13:32
  • 0
  • 1614
  • 0/0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