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晶的金色“夜宴”--幸福在悄悄地“蔓延”!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海上笑笑生发表时间:2006-10-16 20:09
谭晶的金色“夜宴”--幸福在悄悄地“蔓延”!

10月15日晚,打开电视,我是在CCTV音乐台上看到一首被冠名为“化蝶”的歌曲时,才注意到了谭晶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会的表演录像。

对于谭晶的名字,与2006年“超女”--潭维维的比较中才有一丝印象。而她曾经参与上海首演的原创音乐剧《狂雪》女主角,却因为该剧低劣的制作质量反而被忽视。

现在细细的评析,觉得谭晶的艺术表现力,属于“技术全面,但特长不突出”的类型。而在歌曲演唱之外的个人“亲和力”,却有几分让人惊讶的魅力。尤其是现场台风上“表情语言”的演绎特质,反而意味着将来的才艺发展方向在国内“民族歌剧”、“原创音乐剧”的舞台上,可能有让人报以好感的潜力。

从演唱会中多种唱法曲目的选择评估,谭晶作为一名“晚会”(中央级)型歌手,“主旋律”歌曲的演绎者,其演唱特点很容易被分类,有近似“民歌”唱法的宋祖英、“通俗”唱法的毛阿敏、“美声”(非歌剧类型)主旋律歌曲的的韦唯。附加古典歌剧的美声唱法(《唐璜》中的一曲咏叹调,尽管音色华彩的表现力偏弱)。可见谭晶的技术全面性之强。被人誉为“美通”型唱法的全才,名符其实。

谭晶身在体制内(总政歌舞团),这种职业优势让她得到相当丰富的培养资源,但也可能被降低了其个性魅力的演绎机会。在流行音乐的表现领域,市场上曾出现一些量身定造的个人专辑唱片和MTV的影像产品,但并没有达到褒以商业成功的市场证明。这也暴露了她个性定位的困惑,缺乏个人音色的辨析性,始终是一种难以在商业潮流中风格定位的缺陷。尽管有一些主打歌曲的演绎,仍然表现了非常强悍和醇美的演唱技巧。

个人猜测,谭晶在访问奥地利期间,可能观摩过(或知晓)其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即传奇人物“茜茜公主”背景故事)的表演魅力在欧洲舞台剧市场上的国宝级地位。这种类似的舞台表演机会对于谭晶来说,恰恰是与其表演实力相当吻合的一种“幸福”方向。

于是,谭晶在个人寻找自身艺术定位的方向,应该领悟到这种面向未来,面向中国走向世界的幸福机遇。

我们不妨来例举谭晶的歌曲表现力与演绎技巧。

一,该演唱会中,可以发现国内制作对一些民间歌曲与交响乐之间的配器关系,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移植水平,从而提升了传统民间小调的音乐感染力。民间歌曲的演绎技巧,不仅仅是演唱者运用难以想象的声腔控制,展示“飙高音”技巧的亮相点,而且也显示了其“民族风情”的戏剧吸引力,这是谭晶为金色大厅的表演中带来源自中国地方民间戏剧性色彩的可喜一面。

二,我国特色的主旋律歌曲(《和谐之歌》?),因其意境循规蹈矩般的平庸,旋律与节奏的缺乏创新,容易被人轻视。而谭晶的把握和处理,却能出人意料地将其内在激情通过个人沉稳和丰韵的表现力渲染外现,有栩栩生辉的好感。这种化平庸为精彩的个体把握力,证明了谭晶有其专业特质的非凡演绎水准。

三,抒情性的流行歌曲(李海鹰词曲的《蔓延》、以及另一首传统奥地利歌曲),包括音乐剧插曲(《爱让我在这里》--《狂雪》)的演绎上,谭晶的音色类型显得平淡,虽然模仿性技巧丰富和出众,但毕竟缺乏个人形象上的“品牌”风味,这是一个听众“偏好性”难以定位于流行乐坛的商业缺陷。但是,其演唱会上的保留节目(《青藏高原》、《Time to SayGoodbay》)所表现出来的演唱火候与功力,仍然让人情不自禁的赞叹!

其他,在古典歌剧方面的展示,只是冰山露角的灵巧,尚未领略其演绎名剧知名“咏叹调”的华丽风采。

综观如此表现,让我们惊叹谭晶的表演技巧之余,还寄予了她未来事业上有可能走向民族歌舞剧领域发展的一条独步辉煌的潜力。甚至,个人猜测,这种舞台上的成功机会,伴随带来其塑造角色形象上的音乐魅力,会促成其在流行乐坛上更为惊人和丰蕴的市场感染力。

说来有趣,对我们专注于音乐剧舞台世界的制作与创作团队而言,“选择谭晶,或是潭维维?”可能是一个有趣的挑战性选择!但对两人之一而言,却是“幸福在悄悄地蔓延”。。。


ps:谭晶的维也纳演唱会专题介绍
http://ent.sina.com.cn/f/tjsingle/index.shtml
http://yl.2500sz.com/news/yl/2006/9/14/yl-9-20-16-1653.shtml



链接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