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品冠,音乐版“青春文学”的胜利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先张发表时间:2006-11-30 09:05
又听了一张碟。。嗯,俺都快麻木了。都快没什么感觉鸟。。且这回俺违背了自己,觉得不好听的。偏偏赞了一翻。。太奇怪了。
+++++++++++++++++++++++++++++
黄品冠专辑:《爱到无可救药》
青春期的局限,音乐版“青春文学”的胜利

  昨日京城下第一场雪了,早晨推窗时升起莫名的喜忧。事实上这喜忧发生在黄品冠新专辑《爱到无可救药》响起的一瞬。一瞬间,我既想起毛泽东的“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又忆出《红楼梦》黛玉的“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黄品冠的专辑行云流水地播着,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青春”这件事!
  也可以这么说,黄品冠的所有歌曲,或者还得算上王光良、梁静茹、五月天、张信哲一帮,他们是一次次音乐版“青春文学”的胜利。喜欢这类音乐的是一群年龄在25岁以下、涌着淡淡哀愁的孩子。这个时期的他们实践能力薄弱,心灵需要保养,需要一点一点地去靠近现实越来越浓烈的苦痛。音乐版的“青春文学”陪伴、呵护着他们。
  专辑《爱到无可救药》尽数描绘了青春期的局限。《无可救药》以暗恋、城堡、面包和水饺刻画执著的爱,“一天一天越来越无可救药,一生一次爱你到无可救药”;《哄我入睡》幼稚而从容,要把心“细细上锁”、“密密缝过”,绝对符合孩子们别致的心态;《Darling》以照片、书签、戒指,天真又甜蜜地诘问“Darling,每天清晨记得吻我吗”;《座右铭》则透着对老爹、老妈、老师的逆反,坚信“座右铭有一百万句,却只有一个自己”;单曲《桥》里,特有的口风琴编曲,把人带回到懵懂时期,“依着桥面踏着石阶……你可知道这里有个身影正在偷看你”;以及《枫叶红面馆》,描摹出在面馆打工的孩子眼中对他人爱情的领悟……另外仅从歌名就可窥视青春期对感情理解的浅白:第九首单曲《朋友变情人再变朋友》,煞有介事地问“朋友变情人再变朋友,谁懂这坎坷?”——青春真的有意思极了!
  所以,这是一个青春文学胜利的时代。从图书到音乐,从孩子到耄耋,青春期是必经之路,有为数众多的阅读者和倾听者。黄品冠的男中音,终极着青春音乐,尽管文艺腔的《爱到无可救药》整个专辑并不理想,诉说的小感悟、小哲理是如此幼稚。但这丝毫并不妨碍孩子与他一道保持同一种冲动:清新、纯洁、浪漫、舒缓,他们甘愿永远乳臭未干快乐着。当整个世界都失去方向,《爱到无可救药》以散文诗般的平和,耐心、平实、原真地找回了爱情最初的信仰。如此,郑渊洁在面对崇尚青春写作的孩子们时,他理直气壮地赞同“年轻人就业难,写青春文学”。这里,我说孩子们无聊、无所事事,多听听音乐版“青春文学”,何如!

连接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