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记们真是有趣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先张发表时间:2007-02-22 13:49
  春节真好,希望一辈子都是春节。春节居然是让人变得沉静的时间好空档。在家里,静静地坐着,躺着,看看窗外,整理整理房间,上上网——在网上,搜索到一些稍微读得下去的文字,显得自己很有功劳!
  这种功劳,有时又很无厘头。今儿早上,莫名其妙地读到两篇文章,而且这两个文章,居然还都是三联的记者写的,而且还都写到了同一个问题。嗯,这只能说是我在网上读帖有了一种习惯性遭遇吧。
  很多人都说,《三联生活》做得很好,我也认为他们确实做得不赖。但是,我就是对一帮记者或者所谓以名记自居的人,弄出来的东东有天生的抵触。
  扪心自问,其实主要是我厌恶记者这个职业,或者更喜欢编辑这个职业。记者们本来应该和编辑们一样,是老老实实干活的主儿,但是他们四处奔波偏好搬弄是非,而且善于夹带个人喜好,有时编辑不得不为此亲自出马。另外,记者再怎么好,也只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训练有素的记录者。无他。我认识的很多记者,他们根本不想做记录者,却仍在迫不得已做着记录者。这是我抵触他们的真正原因。他们似乎很自由,其实一点儿都没自由。他们成了畸形。畸形的东西,没有谁不讨厌。
  今儿早上,我读到的这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名刊《三联生活》的名记,既然是名记,是不是能让人不那么讨厌呢?我总是这样想。
  事实上,我真是不太讨厌他们的。素昧平生,无过节,有什么讨厌的?一篇是王晓峰写的《名人名言》。这人我很PF,真有才,太有才了,但作为一名老记者,他肯定会觉得屈才的。这一回,名记王晓峰,很反对作者在文章中引用“名人名言”,为此他聪明圆滑地讽刺了许知远和于丹:“如果有一天把许知远和于丹老师关起来,让他们写文章,不许引用任何人的话,你说会写成什么样子呢?”
  刚好,许知远和于丹这两个人我都接触过。许知远是一个真有才的人,偶唯一觉得他的阅历不够深,但这不是大问题,他要混到了老记者王晓峰的一把年纪,不知道该让多少人“联想”呢。另一个于丹,我和她通过电话,她讲论语,头头是道,很能引用名人名言,这不值得大惊小怪。论语不是通俗小说,其中任何一句话,说出来都是引用。我也反感于丹。但反感的,恰恰不是她的引用,而是产生在我和她通话的一瞬间。这个人,人品太糟糕,用她来讲解《论语》简直太讽刺!她是一个很现实的老女人,很趋炎附势的那种女人。我分别以两个不同的手机号码,体验到了作为陌生人的两种乐趣。有很强的对比感。细节这里不说了。她很会恶毒地对待陌生、没有利益关系的人,语气生硬,毫无风度与礼仪。这和王晓峰讨厌她喜欢引用名人名言、脑子里有100个GOOGLE完全是另一码事。
  读到的另一篇章,是苗炜写的《19岁出门远行》。这人还是三联的。其实三联的记者,人缘总是相当好的,比如巫昂,我就能和她在某些地方达成默契。但是,我真的很讨厌那种老愤中男名记,他们写的字,我读来,总是时刻感到他们太不务正业,太混儿了,真浪费了他们的才华啊。。
  早上读到的这两个人,又很像是在对掐:王晓峰反感和讽刺作者在文章里使用一大堆名人名言;苗炜写的《19岁出门远行》,大段大段摘录别人原文,从文章名到具体内容,引用得大胆又出色,每引必定好几百字以上,大有改写原文的狠劲儿!真不知道名记们要显摆出什么理论。所以我无端揣测,也许是同在一个杂志社,他们相互太看不惯彼此文风,很自然对引用名言一事,就有了这样的出处吧。名记们真是有趣。
  事实上这仍是一个度的问题。对于男性同胞来说,说这是一个“深浅”问题或者会更好理解。引用他人的话,又叫掉书袋,早没有什么厚非的,无非是深浅与高下之分,有时,更多的仅是告诉读者作者对某某有关注,仅此而已。引用的工夫,人人不同,往往做记者的和做编辑的,功力迥异。所以,名博名记王晓峰反感名编许知远,名混苗炜会把整段《麦田里的守望者》摘录下来,这太必然了。人类的情感,早被先人重复过几万遍,各种新观念,也都是在换一个漂亮姿势而已。记者们是一辈子保持固定姿式,不同的言语和故事,只是换作了不同对象的嘴巴。引用别人的话只为更有“通感”效果,关键一点:引用的水平如何,殊不知记者本该是善于引用的职业!链接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