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简单今生,绚烂来世(3)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足迹发表时间:2007-03-18 02:03

在研究了多日《lonely planet》和各种攻略之后,我把乌本桥(U Bein)和木偶戏留给了在曼德勒的最后一天的下午。

据说乌本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柚木桥,在桥上至少要花半个小时才能走上一趟。

这座桥也是缅甸的“爱情桥”。在乌本桥的桥头桥中和桥尾共建筑的六座亭子供人们休息。而在缅甸人看来,这六座亭子分别体现了佛教的“六合精神”:身和同居,口和同语,心和同志,德和同守,见解和共同进步,利益和共同享有。而深受佛教影响的缅甸人,在相恋时会天远地远的从各地赶来,在桥上立誓要永葆这六种和睦互敬的精神。

同样,又是我的导游哥们带着他的司机“brother”把我送到了乌本桥。不过说实话,这几天到了不管任何一个景点,我的导游哥们都只是在景点外面等我。这么说来,其实称他为我的领队可能要更恰当一点呢。

经过差不多一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的车停在一边。我的导游哥们朝那人山人海后的方向指了指,说那就是了。

-----------
在桥端的小店买了椰子,店主帮我打开它,体贴的帮我找了个可以看到乌本桥的位置坐下。吸一口椰汁,原来这热带的大椰子跟国内吃到的小椰子味道还有点不一样,又说不上来到底是哪里不一样。屋檐外是参天的大树,从树枝的缝隙里透出眩目的阳光,一群群小鸟飞过;远处,是湛蓝的天空和那天空下湛蓝的东塔曼湖(Taungthaman),还有湖上那座百年不朽的爱情桥。

若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这座爱情桥上等来爱神的垂青,该是多么幸福美丽的事情呢。像每个远来的青年男女一般,怀着对曼妙爱情的憧憬,我走上了这座爱情桥。桥下,是一望无垠的湖水和肥沃的土地,不远的地方,一座寺庙在逆光的地方留给我们一片剪影,像欧洲古堡般充满神秘的气息。

阳光暖暖的照在身上,桥上来往的人们脸上带着和煦如春风般的笑意。

陌生人的擦身,却像老友相见般的亲切。

当你的镜头对准每一个人:穿着赭红袈裟的僧人们,靠在桥栅栏上等待爱情的姑娘小伙们,骑着自行车匆忙走过的行人,在亭子里小憩的游客,……在他们看到你笑容的那一刹那,会还给你一个世界上最亲切最单纯的表情,往往会成为你摄影的最佳素材。

我在桥上等待全缅甸最美丽的日落。

那眩目的金灿灿的太阳,在蜿蜒的湖水里留下好多的倒影,一个太阳,两个太阳,三个太阳,似乎,那太阳在跟我们变戏法,把天空湖水和平原都晕染成了一幅酱红色的泼墨山水画。

空气里弥漫着炊烟的味道。

孩子们在桥下的平地上踢足球,桥上的人们行色匆匆,还有那湖水里一叶叶的扁舟,逆着那轮金红的浑圆看他们,那是一幅幅令人激动万分的剪影,美的那样动人心魄。
最后那画面里只剩下两种颜色,红与黑。

红色的,是太阳,是被晕染的天空和湖水;黑色的,是剪影,是平原,是寺庙,是枝桠丛生的老树,是亭台,是阁楼。

我面前的,仿佛是一个佛的世界,简单却绚烂。

我面前的,又仿佛是一个爱情的世界,辉煌而耀眼。

一直到那轮浑圆渐渐隐没在天边,那殷红的霞彩才慢慢的退出了些许的蓝。

月亮和星星又淡淡的挂在天幕上。

我顺着亭台旁的梯子爬下桥,在桥底的平原上欣赏这座壮观:那长长的蜿蜒的桥像一直绵延至太阳宫殿一般,它的桥端隐没在绚丽的霞光里。而它的桥身,那柚木修建的或横或纵或杩杈的桥身的剪影,连同上面的亭台楼阁,都在那一边霞光一边星光的天幕下显得格外神奇又美丽。

我靠在栅栏上,看着这片已经被晕染成了紫色的童话世界。

这时的心情大概就是沉浸在爱情里的感觉了吧:那些美妙的情绪,和谐的,宁静的,激动的,澎湃的,期盼的,不舍的,都朝我涌来。

那些关于工作的苦恼,关于爸妈虚弱身体的担忧,都在这一刻,恍如隔世,我几乎忘掉了尘世里所有的烦恼,仿佛自己真的已经置身世外。

和缓的河风带着先前太阳的余温轻拂着我的脸,像妈妈的手掌,温柔温暖。闭着眼睛深深的吸一口这清新的空气,再也没有比这更畅快的感觉了。那漫天的星斗万分清晰,可以任我细细的数:北极星,大熊星,小熊星,仙后座……

-------------------
一直到天色已经黑尽我才走到了出发的地方。我的导游哥们担心我迷失了方向,带着他的另一个熟人焦急的在乌本桥的一端来回的踱着步。等看到我之后,这哥们才放下心来,兴奋的要和我合影。

缅甸人就是这样单纯的做生意的,他们不会要求你先预付定金,但是一路上他们都会尽职尽责的送你等着你,甚至担心你的安危,直到一天结束之后,才收取这一天的报酬。

被这个可爱的导游哥们送回旅店略作休整之后,随手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去看木偶戏。

在缅甸待得越久就越发现,缅甸人对音乐的热爱可以说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不管是在来回各地的长途车上,还是从晚上抱着吉他在星空下弹唱的青年身上,都能深切的感受缅甸人对音乐的炽烈感情。而我现在要去看的木偶戏,可以说,是缅甸古典音乐的精粹,不仅是音乐,更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你有没有过荡着双脚在星光闪烁的古城坐着三轮车,沿着古老的城墙吹着河风慢悠悠的行走的经验,像演绎着三十年代老上海的爱情故事般充满怀旧的情怀:星宿,暗夜,三轮车,自己清唱的老歌……每次走在曼德勒的晚上都会让我在恍惚间有时光倒转的感觉。

就这样到了曼德勒有名的木偶文化剧院(Mandalay Marionettes & Culture show)。木偶戏几乎可以算作缅甸的国戏,而曼德勒又是缅甸木偶戏最久负盛名的地方,所以到了曼德勒,这个口碑极好的剧院几乎是每个游客的必经之地。

在缅甸,不管是坐车还是看戏,你都可以预先在一张座次表上挑座位,当然木偶戏也不例外。不过当我到这个只能容纳几十人观看的剧院的时候已经没有靠前的位子给我挑选,似乎被几个旅游团团购了。还好和工作人员商量之后,他们允许我在所有的观众都入座以后,搬一张椅子坐在走廊靠前的位置。

入座后环顾四周,所有的观众几乎无一例外全都是欧美人。不大的舞台前坐在各自做工精致的木制乐器前面围成一圈的七八个艺术家,打扮的像我们陕北的劳动人民,白色的上衣,白色的裹头巾,在节目开演之前就一直在演奏他们的打击乐器,那清脆的声音非常悦耳,或激昂或舒缓或像溪流山涧或如泉水叮咚,连我这个一上音乐修养课就呼呼大睡的极端没有音乐修养的人也听得意兴昂然。音乐声嘎然而止之后幕布拉开,一个身着古装的美女在台上用娉婷的姿态演奏竖琴,那婀娜的身姿伴着悠扬清悦的琴声,真是无比的悦目赏心。

随后幕布又合上又拉开,在音乐的伴奏下这场关于神话故事的木偶戏终于正式开始。

这些木偶做工精致华丽,栩栩如生,表演无比生动,以至于在表演进行几分钟之后我再也不觉得这是一场木偶戏,而真真就是一场淋漓尽至的活人戏剧。

剧中人物乍一上场,那性格中的特点,或粗放或彪悍或侠义肝胆或温柔可爱,甚至一颦一笑,都在艺术家的手中活灵活现。那剧中老妇用屁股一撅,把另一个老妇弄的一个大趔趄,惹得台下的观众哄堂大笑,掌声久久不绝。

时而幕布拉开,可以同时看到木偶和操控木偶的艺术家的活动;时而幕布又放低,看木偶们独自争相表现。

其中有一幕戏是一个老艺术家控制的木偶要用各种语言对观众说“对不起”,等来了十多种语言,台下观众们的掌声无比热烈,老爷爷甚至用日文对着我说了一遍“sumimasen”,却独独没有中文,这是我在看这出戏的时候唯一的遗憾……

落幕之后,戏班子的台柱老爷爷走下来跟观众一一握手,说mingelaba(你好)。我也现学现卖,等老爷爷到我这的时候对着他说俏皮的说了声mingelaba,老爷爷居然被我弄的怔了三秒钟,估计在想我刚才怎么会对着一个缅甸小姑娘讲日文。

----------------
关于曼德勒的记忆还有出发去蒲甘(Bagon)之前逛过的良依市场(Zegyo Market),虽然几乎只是匆匆一瞥,但是,我在这个市场里所感受的,应该就是最贴进曼德勒人生活的一面了吧。

这个曼德勒最大的摊货市场,大的我到底也没弄明白究竟周围有多少栋楼都是它的一份子,只是每一栋楼里都熙熙攘攘热闹拥挤。那里面的陈设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的公社商店,但它又大的多,商品丰富的多。那其中有一整栋楼里几乎都是色彩斑斓琳琅满目的用来做罗衣的布匹。

在这样一个格外缅甸化的地方,身穿罗衣的人们中间,突兀出现了我这样一个戴着大大的墨镜,穿着运动衣裤,却和他们一样黑头发黑眼睛的女孩子可能真的是件很奇怪的事情,每个人都在我经过的时候用笑眯的眼看着我,似乎我的格格不入是他们今天最好玩的娱乐。然而当我问路的时候,他们依然很热心,带着我给我指方向。

外面的街道上居然有我以为只有四川才会有的卖的“馓子”,还有小时候吃过的那种“冬瓜糖”,估计是因为和云南接壤,许多小吃也受了中国大西南的影响。

当我看到漂亮的小姑娘,兴奋的拿着相机要跟她们合影的时候,她们就会冲着我羞涩的笑, 并且在镜头前配合我摆一个造型。那些涂满香木粉的灿烂的微笑着的脸,留给了我关于曼德勒最美丽最鲜活的记忆。
-----------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