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日本料理的总体印象就是不好吃,它属于视觉系范畴,吃前可以仔细观赏一番,而后吞进肚子,不用过多考虑味道,因为它的味道可以从淡薄到虚无。如果吃不饱,可以再叫几盘,现在有很多日餐自助,它这种做法和菜量,不吃自助不足以求实惠,颇有上当之感。
日本人称自己做的菜为日本料理,实在很合适。日本餐馆的厨房很多是开放式,食客们在外面吃,戴着高帽子的小伙子们,穿着洁净的工作服,十分认真地在柜台内卷寿司、片鱼、做凉菜,很像在做手工活,不像中国餐馆的厨房火旺油爆,大厨二厨们守着熊熊大火,满面油光地拿铲子死命在大铁锅里搅拌,有的还要让锅里菜着火,把菜颠到半空中,像杂技表演,非这样不足以让菜味道好。日本餐馆不作兴这么大的动静,他们对美味的追求没有中国人这样迫切,色相第一,把藕片染成粉红色,拿一片枫叶放到豆腐上,人造蟹肉刻成齿轮形状,虽然味道接近生吃,可是别有不少情趣。
也有人称中国菜为中华料理,可能这几个字在日语里是中国菜的意思,可是拿中国人的思维来理解,中华料理是个很不恰当的称呼。料理重在手工操作,差不多是纯粹物理性的名词,而中国菜在料理之外的功夫,实在多而又多。
我是北方人,吃饭油盐酱醋多多益善,只是别多到不能吃,所以对日本菜一向不大热衷。吃来吃去,我对最家常的寿司很热衷。寿司是很精巧的发明,紫菜卷起白饭,切成麻将块,黑白分明,美感明确而坚定,上面或者是放一片的鱼肉,切得中间厚两头薄,就像趴在饭块上,或者是一些亮晶晶的鱼籽,或者是一尾去壳的虾,吃再多也不会腻。酸味和米饭的香味混合起来,口感非常之妙。日本酱油基本上没有味道,绿芥也会干扰寿司本身的好味道,我喜欢白吃寿司。
日本人是吃鱼的行家,尤其是吃鲜鱼的行家,名目繁多,一概生啖,最常见的当然是三文鱼,跟吃别的生肉没什么区别。我喜欢生拌小章鱼,口感鲜脆,汁多肉厚。
日本料理店的环境通常不错,不像中国餐馆吵闹得厉害,可是也有例外,比如麦子店街的梅兰菊,这里的服务员也穿和服假扮日本人,也会说几句大路日语,可是店面布置得就是一家烤鸭店,这里很实惠,种类也多,食客如云。光华路上的隐泉,号称美式日本料理,真是一个奇特的称谓,日本人有改造别人的东西,再称之为“日式”的传统,它的整个民族也建立在这个传统之上,但是吃东西的悟性似乎不高。所谓美式,据我所见,应该就是食物做得稍微熟了一些。还有一家新式日本料理,忘了叫什么,新在食客都坐在椅子上吃东西。日本人善做文章的精神,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