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想

论坛:江湖色作者:royal发表时间:2000-01-03 15:49
我的优点是爱想,我的缺点是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嘻嘻;
这次的北方之行基本上是个边走边想的过程,其间还有几次
彻夜的长谈。慢慢地捋清楚了自己的想法,贴出这几张片子
可以说明是基于这种想法下的选择。

这张面馆里的少年是我最喜欢的一张,喜欢的原因是这照片
和我以前的照片都不同,而又充分体现我以前的训练:准确
的曝光、适当的景深,和瞬间的把握(从发现到拍下不过半
分钟时间);不同之处在于这照片已经不再强调一个很明白
的过程或者是故事,而似乎更象是一种暗示,看过这照片的
几位都说应该有个文字说明或者象某个故事的剧照,没错,
以照片中那少年姿态和眼神加上环境,似乎都告诉读者这里
面有故事,但是我又没有说明,这是不是给读者自己想象和
发挥的空间呢?这种想象的空间在我以前的照片中很少或者
几乎没有,现在有了,我觉得是一种进步;至于是否让读者
看懂了,那决定于我的手法是否纯熟,而纯熟需要一个过程。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影像创作者、创作的过程、作品(创作
的结果)、欣赏的过程、欣赏者(观众,也包括创作者自己)
这几点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联、互动关系。为什么有的作品
是摄影者自认为很表达自己想法的、而观众一头雾水,而一
些作品是观众认为很妙的、背后的故事却满不是那么回事。
前者的典型例子是Jura,26号那天下午该同志用一只14毫米
的镜头在东皇城根下随手抓拍耗掉了一条胶片,其中就有一
些视觉冲击力很强的照片,仅仅就照片而言不能不说它是一
张很能表现皇城根下年轻人心态的照片,丽江同志甚至还很
认真地指出这张构图中那个人的肩膀应该取进来等等,但我
却觉得很可笑:Jura在拍这些照片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看取景
框,只是用左手拎着1N的手柄,瞄了个大概就按快门,在这
种玩笑般的摄影过程中,你去很认真地讨论构图、用光甚至
表现什么主题心态是不是很可笑?后者的典型例子是G2,我
认为他那张大昭寺主持(生活在高原之一)很能表现藏传佛
教的精神面貌,气氛营造也一流,可是背心向我描述的现场
情况是:主持坐在红色的帐篷里,G2拿起相机对主持说“笑
一笑”,主持笑不出来,于是这么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样被我
们冠以“神秘”“有气氛”等等,不好笑么?

鱼尾同志一针见血:任何艺术作品都存在误读。在
摄影中,误读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我在想,一张能够被
大部分欣赏者没有(或很少)误读所读懂、理解并引起审美
共鸣的作品是不是应该具备这样一种共性:摄影者通过种种
技术手段将自己的情绪、观点融合在画面中,而这画面的结
构、内容、形式又能将创作的情绪、观点准确地传达给观众,
同时,观众自身的知识水平、阅历还能够保证不会错误理解
画面所传达的信息,于是,一幅作品的创作和审美过程完美
地结合到了一起,就象亚当斯。没有人会误读亚当斯的作品
罢?

这是艺术的一种理想状况,实际上,不少影像创作者都会在
创作者和作品、作品和观众之间选择一个偏重点,比如Jura,
他可能不在乎谁看懂了他的作品或者评论(至少嘴上是这么
说的^_^),创作或者评论的过程是他所偏重;而老问号、巧
思思如果出去采访,他们有很强的目的性,偏重的是作品和
观众这一段;按老问号的说法:前者是艺术家的行为,后者
是传播者的活(比如记者)。

那么对于我们既不是艺术家又不靠影像的传播谋生的人,这
有什么意义吗?我们拍照片只是因为自己喜欢,为自己留住
这一瞬间、和这一瞬间的感觉,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够将这
些瞬间给人看的时候,观众能够与自己同样感受到那份情绪,
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感受融在画面中,画面准确
地传达我的感受,也就是上面说的理想状况。

这也许是我的结论,至少我目前会这么去做。纳纳,这是我
的改变吗?

回头来说少年这张图,实际上没有任何故事:我们在平遥城
里转了半天,约好在这家面馆会合,我先到,看到一个少年
在看电视,我在他前方的一个座位坐下摆弄起相机,他先是
看了我一眼,我觉得他看我的眼神中有我经常从平遥人眼里
看到的戒备,再他再一次看我之前,我调整好位置和相机拍
下这一张。没有故事吧?

另外给BOBO:我会同尤里卡一起去拍福州,但是我觉得这里面
没有可比性,我是天天在福州呆着看到福州是如何变化的,
尤里卡几乎是外乡人看福州加上一点记忆而已,我们俩的切
入点和感受完全是俩回事,我不觉得这种比较有什么意义。:-P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