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这几张片子有人要看,就都已经先贴在剑过了。
这次选前出去拍只有带两卷底片,Superia 800和 AGFA 400 B/W
一个相机里面装了一卷。都push到1600。
经验或者说教训有了如下几个。
一,这种情况下拍人,对方大多不是很在意你去拍他(她)。
对方往往还很配合,甚至觉得你可能照得会被别的不拿相机
的人照的好,就把他们自己的相机递给你让你给他自己照。
这是个挺好的机会和他聊上两句。当然走过场的话就可以
说说。比如他会问你的相机为什么不用闪光灯。我的回答
就是我的闪光灯丢了,另一个没买。这样熟悉了一点以后,
他要不是很紧张或者很在意你在做什么了,就可以用自己
的相机拍一些了。但是这时候他已经忙着回去喊口号去了。
所以,这个时候很好下手。
二,镜头的限制。这个时候用105的镜头确实太近了点,
尤其造势民众很多的情况下,空间有限,退远一点有的时
候简直是不可能,你和被摄中间的空隙很快就会被人群或
旗帜添满。所以广角在这个时候会变得很好用。
三,底片有的时候觉得速度还是不够快,现场光线太暗的
时候,对于光圈2.8的时候,1/20sec的速度还是心里没谱。
这个时候大胆的试试看1/8或者1/15,让片子显得动感十足。
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不过这个办法可不是我想出来的。
呵呵。
上次石头哥哥在贴祈祷的少女的时候,说是连续拍摄的状
况下一连拍个几张总能有一张是清楚的。还真是很有道理。
有的片子我吧快门很坚持的一直按下去,洗出来看看,虽
然都是一模一样的,但张张都很清楚,颗粒就显得不怎么
太粗了。
四,这可能是拍纪实最重要的一点。每次的总结,除了总
结怎么拍外,拍什么和拍成什么则更为重要。
面对这样的场面,我要拍些什么呢?这可能有些和摄影技
术本身无关。比如我在现场拍这一组片子的时候,我想说,
天,好象文化大革命。但实际上,我是在一个群体里面的
一个微小个体。我关注的除了一些场面上的东西之外,还
有就是一些我身边的人。因为离得很近,所以和每个人正
面面对的时间就非常的多,而不是一味的用长焦去吊某一
个场景。这可能给片子增加了一些摆的意味。但是要是这
种摆可以展现一种良好的互动的话,还是会有些特别效果
的。因为这个场合下面,我体会的更多的,确实是那种同
心一致的对外的感觉。在那个时刻,所有宋阵营的人都是
兄弟,几十万人的造势晚会,没有一个人是用300块请来
的(对不起必须要引申到政治)。这个时刻人和人之间的矛
盾也是容易化解的,人和人之间,有着特殊的亲切和温暖,
如何去表现这类感觉,确实比较难了。我想我拍出来的片
子应该是这样,应该是那样,应该有这个,应该有那个,
但事实上我的片子几乎没有反映出这种情绪。我想我喜欢
这类片子,虽然我拍的不好。嘿嘿。
五,拍这种纪实,和拍风光完全是不同的逻辑。就象在头
脑中思考的时候,人们各自习惯用着自己的母语。都是一
种语言,想要表达的东西不同。所以也出发于不同的手法。
不知道这种想法是不是对的,但这是我自己的感觉而已。
还在思考中。:-)
谢谢大家的意见。俺都认真看了。嘿嘿。
鸭子一看就是福州的。冻蒜就是当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