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兄来说,有两处做法值得商榷:
一是拍摄的角度问题,少有见到拍舞台在这个角度拍的,一般舞台
要找这个角度得和灯光师挤在一起烤,还有一种可能是体育馆里,
看台上朝场地里拍的。不论那种角度,都不讨好,因为这样容易
把台面上一些不该进入镜头的东西拍进去,比如台上的定位标志
啦,不小心头上掉下的假花啦,演员演出的时候是不会伸手去拣
回来再戴上,您老这角度就候个正着收进镜头拉啦。
二是照片标题,我们经常或者经常不自觉使用一些看起来很大的
标题,以求“画龙点睛”地突出画面中想要表达的主题,比如一
个树墩的年轮叫《人生》,比如一个扬起双手的姑娘就叫《渴望》,
看到《亲情》之类的标题想也不用想肯定是姑娘或者媳妇给老太
婆梳头,这几乎是中国摄影界一个陋习,起因于我们传统文化中
对“微言大义”的追求,非得挖掘出画面、事件、思想背后的深刻
含义来不可。如果做得不是过火,本也无可厚非,可一过火就有
生搬硬套地将一个大帽子强加于画面的尴尬,反而不能让人充分
欣赏理解画面本身摄影语言的优美,欣赏思维跟着标题走向不知
所云的云里雾里。高兄这几张舞蹈就是如此,且不管舞蹈的名字
是否真叫自由之那什么,画面中看不出什么美感。楼下几位都说
了,就不多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