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自己这些年,好象很少 有先有想法然后去按想法拍片子的。 更多的是随意走去,
随意拍去。 回来后看着片子再整理自己的思路。”
除了表达记录之外,拍摄完全可以作为个体对事物认识的过程。
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在那一刻按下快门,当客观信息通过你的“处理”最终变为照片上的
图像,以致第二次面对那一瞬间的时候,情不自禁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是受到什么刺激?
是有了什么感动?是潜意识的驱动?还是仅仅因为光线太“美”了?或是某摄影教条告
诉你现在可以浪费胶卷了?
终归是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值得再看一眼的东西,所以你按动了快门。那么摄影也许
可以作为一块镜子,朝外的目光,通过反射也看到了自己。
真是希望时间可以倒流,可以去改变某个悔恨的行为,可惜,不能如愿以偿。不过至少
通过反省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变聪明了点儿,或是学了乖。
当时无法认识到的东西,如果可以通过摄影的“挽留”,给了一个重新思考,反省的机
会。那么即使不能名垂青史,呵呵 : ),物质,精神上的投入也值得了!
所以常被人提起的“风格,”未必是眼睛能看得到的,是感觉在脑袋,心里的,是你与
众不同的态度,通过你的语言所表达出来。如果真能做到这一步,那就真是“玩”摄影,而不是被摄影所玩了。
(可能是啤酒的惯性吧,发点儿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