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画西游: 2001。07。13。 (B)

论坛:江湖色作者:redrocks发表时间:2001-08-21 04:12



时间还早,达赖的住裼过的房间锁了要等一会儿才
能开放。便在庭院里的长椅上坐了,买了瓶水,休
息一会儿。相机上沾满了一路染上的灰尘,用小毛
刷轻轻掸干净机壳外表。然后卸下镜头,用皮球吹
去反光镜上的灰。镜头的前面有让孩子在兴奋中按
上的小指印,哈口气后用镜头布小心翼翼的抹干净
了。正是换胶卷的时候,顺便把片仓也用皮球吹了
一下:曾经有过让片仓里一点不起眼的杂物把片子
从头划伤到尾的悲剧。

小买部里兼管了达赖故居的小喇嘛照顾完了最后一
个顾客,拎了一串钥匙过来告诉我可以去参观了。
只有我们两个人。爬上一层又一层窄窄而陡斜的楼
梯,他认真的打开一道又一道的门。达赖喇嘛几百
年前就不再在这里住了,屋内的香火依然挺旺。达
赖的座床上供奉了他曾经用过的衣服和帽子。这里
也有了”此地照像50元“的标语。但小喇嘛很不在
乎的告诉我,别理那个,随便拍。可惜我却为了前
些天在别的寺院里的经历居然没有带三角架,暗淡
的光线让我却步到只用数码记录了几张到此一游。
永远别让自己投机取巧,我无奈的再次警告自己。
而对殿里众多的文物和壁画,喇嘛说师傅从来没有
给说过意思,我也只好叹其精美而不知其所以然。
告别了热心的小喇嘛,继续信步上山。

哲蚌寺的大厨房曾经为千人以上的僧侣做过饭。今
天的厨房只需要为600个喇嘛开饭。厨房里很暗。两
个中年喇嘛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他们好象不需要
参加每日两次的辩经。不知道别的大小法事与他们有
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其中一个正用铅笔在类似收据
纸订成的一个小本后面画着佛像。绕了巨大的饭锅跑
着的有喇嘛们不肯杀生的大小老鼠。

寺庙的最高处,金顶的佛塔旁,有几个藏族姑娘在用
传统的方法修补着土墙。洒一把土,喷几滴水,然后
唱了歌儿用一块块木铲合了拍子把土拍实。那歌真的
很好听。寺本就是依山而建,在金顶可以看见三面环
绕着哲蚌寺的山和开阔处很远的地方。几个姑娘优美
而高扬的歌声让我听得忘记了摄影。放下相机,我坐
在了地上听了许久。一个母亲模样的中年妇女给她们
送来了一捆野芹菜。叽叽喳喳的笑声中,一个歌手从
脚手架上爬了下来,把几根芹菜放在我手里,然后做
出一个吃的动作。

傍晚的歌声在山里和庙里继续回响了。也许寺庙出家
的生活该是很枯燥的,但我这不出家的人在哲蚌寺的
深深的庙宇里却又体会到生活在那里都能有美妙的一
面,即使是青灯古佛的环绕中。

走下金顶,听得见村姑歌声的大殿前的平台上,迎了
微微的晚风站立了两个很洒脱的喇嘛。一个画家很忘
情的坐在石子铺就的路中间疾笔白描着寺院的景色。
喇嘛的一个居然和姗姗的师傅同名,也叫尼玛次仁。
也和大昭寺的尼玛拉一样,是某院的掌门喇嘛。更有趣
的是这位尼玛拉也很热衷于本寺外的佛法,刚从北京某
地为一尊新塑的佛像开光回来。从他自报的履历,喇嘛
几乎走遍了中国的所有圣/胜地。不知道他是出自真心
还是为了我那“北京来的记者”的幌子,他很有几分感
慨的告诉我,出家人依然需要走出山门去看看外面的大
千世界。“北京人很尊重佛法,我喜欢北京。。。。”
想了从小就听说过的出家人不打诳语的教导,我点点头。

下山的时候迷路了,怎么也找不到去山门的路。晚课结
束后的几个小喇嘛嘻笑打闹的迎面走来。对了我的相机
很愉快的笑,然后很流利的用汉语给我指了路。满街的
懒懒散散的野狗,一个喇嘛从二楼的窗口探头,引得它
们一个个正颈危坐,大概是在等晚饭的施舍。

下到山门,空空的停车场上只有几架手拉车。路边的小
卖部门口散坐了几个小喇嘛。大概是晚课后不再有别的
任务,他们看上去很放松。其中的一个就远远的向我招
了手。走近了发现居然是刚才那个带我参观达赖故居的
小喇嘛。师兄弟几个都是从小出了家,都上过几年小学,
于是都能说很流利的汉语。藏族孩子长的很清秀,庙里
的日子也许比旷野里的日子清静得多,也没有每天的风
吹日晒,他们都没有游牧藏人的那种粗匡和豪爽的黑色
皮肤。政府每个月给他们发放百余元的生活费,家里大
多会再给他们钱。一个小喇嘛告诉我他在庙里的住房有
三根柱子大小;然后用手笔划了3米左右的距离表明柱子
的概念。手机的铃声。他很利索的从僧袍下摸出电话开
始用藏语说开了。边上的喇嘛告诉我,哲蚌寺没有通有
线电话,也没有互联网的服务,但手机在喇嘛中的普及
律达到30%。忽然就想到这土地上人们是怎样的在生活
着,和他们把生活中仅有的所得如何奉献给寺庙。此生
也许真的没什么可以留恋追求的,值得为之修行一生耗
费一生的是那虚无中的来世。无知且不信神的人终于不
能体会其中的奥妙,自然也很难有任何有意义的感受。

去拉萨的中巴来了。坐在山门的喇嘛们却没有一个上车,
微笑了挥手和我告别。中巴直达大昭寺,两元钱的车票,
就我和司机和售票员三人。看了沿路的汉藏英三种文字
招牌的一排排商店,我很好奇的问司机这些改变是不是
给藏族人带来些便利。司机很奇怪的看了我说,如果我
不懂汉语,我连这份工作也找不到,这些店有还是没有
和我的生活又会有什么关系?

大昭寺很快就到了。在寺前依然有一圈圈绕寺转行的信
徒。香塔内的烟火依然旺盛。大门前此起彼伏的依然是
叩了长头的人们。有人后来告诉我,这里的曾经有被叩
长头者的膝盖和头用千年的时间摩出的道道痕迹。却在
年前被好事的者为了道路的平整换成了光滑的石板。忽
然又想到了来西藏前在北京故宫里看见的一堆堆将被扔
入历史垃圾的三大殿前的条石:也为了岁月的流逝,它
们会被今天崭新的青砖替代。也许会有许多的叹息,也
许会有很多愤愤的不平,但时间终于会征服所有的不满,
而历史也终于按了几个人的思维而成形。也许这就是所
有宗教能克服一切困苦而存在的原因?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