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画西游: 2001-07-14(A)

论坛:江湖色作者:redrocks发表时间:2001-08-27 13:40



07。14

再见拉萨

前几天在北澳吃火锅时遇见一车从海南出发的中国民俗摄影采风团员。说好
了下面一段路一起行动。他们驾驶的是一辆西藏非常时髦的丰田4500。在布
达拉宫前见到他们时,他们正很风火地扯了支持中国申奥的大红标语在留念。
西藏行,一路上见到不少这类很出风头的大侠。在拉萨的日子里,还遇见过
一个连大昭寺也不知道为何物的“世界和平”使者。毕竟他是千辛万苦骑车
游历四方,为了苦劳也值得人们的几分尊重吧。

吃过我们一再认为的最后一次“文明世界”的午饭后,一行四辆车浩浩荡荡
开出了拉萨。很快我们就发现马达的车没有完全修好。 停在路边,点上一支
烟。马达和拖拉机忙了检查车。民俗的摄影家们转眼间就跃下了路基开始创
作。

从拉萨到曲水县的路,按照哈苏的说法, 是全西藏最好的路。果然沿了拉萨
河曲曲弯弯的公路非常的平整。路边的山壁上绘了巨大的一个佛像。据说是
个很神圣的所在。这类超级神圣的宗教神迹在西藏比比皆是,居然连对藏教
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哈苏也没有皱一下眉毛的就飞驰而过了。

到达曲水大桥的时候,和我们原本同行的4500已经没了踪影。估计嫌我们车速
太慢自己先行了。曲水大桥横跨拉萨河。一过桥后就开始了真正体会西藏:
不再有柏油的路面。我们的原定计划是先到达羊卓甬错,然后从那里前行去
日格则。三辆车一字排开,沿了崎岖的山路缓缓地往云雾缭绕的山口开去。
山坳里不时可以看见各种废墟,许多已经成了现代牧羊人临时的羊圈。这里的
海拔还不算高,时不时的居然有小块的绿洲。而山顶上那些据说是毁于文革的
寺庙的废墟就很有了几分南美玛雅文化遗址的惨烈。

山口照例有西藏为之著名的玛尼堆。按藏族习惯顺时针绕行已经成了我们的例行
公事。有趣的是回到平原后看了些资料,发现藏区更悠久的本教居然是按逆时针
方向绕行。我们自然是搞不情什么地方流行什么教,心意到了,比什么虔诚也差
不到哪里去。

看见羊湖的时候,天开始下细细的雨。 哈苏和拖拉机很奋勇的抗了三角架沿了山
往下走去寻找那最佳的角度。我比较懒,又恐怕唯一可以委以重任的645受潮感冒,
急忙的掏出对付沙暴雷雨的的法宝:ZIPLOK塑料袋给相机穿上。果然按了两张片
子后山就变了脸,豆大的雨点稀呖哗啦的瞬间就湿透了衣服。躲回车内,看了从
山坡下哼吃哼吃地冒雨爬上来的两个队员,居然很恶毒的有点幸灾乐祸的笑容。

开始下山的路。雨很快就停了。山下羊湖电站已在视线中。对讲机里忽然传来急促
的嘟嘟的呼叫声。和过去通常紧接的对话不同,这次居然没有任何人声。只是一声
又一声的频呼。我的心一下子惚悠到了嗓子口,怕后面的车出了什么事故。比较这
里是刚刚雨后的盘山公里,西藏的盘山公路。

拖拉机的车跟上来了。 我们停在了路边。哈苏和拖拉机开了路虎全速返回去寻找呼
救的切诺基。山下有个小小的村庄,从山口处有条叉路弯曲盘桓了就通向那儿。看
不见村里有车的迹象。湖边停了几只渔船。湖水从远远的山上看下去似乎很平静。
我们停车处不远的山坡上有一个俯瞰全村的玛尼堆。没有点燃的香火, 就那么默默
地在高处保佑了村民们的幸福。

山坡上有在吃草的羊,放羊娃却不见踪影。也许我们停车的地方比较偏僻,不怎么惹
人注意。后队的两辆车终于缓缓的开下来了。原来切诺基的老毛病:遇坑就熄火,又
犯了。拉萨那切诺基专修店很牛的修理工到底没有真正解决我们的问题。天色已经有
些晚了。哥几个车上车下的换着我们带来的所有可能的配件。

西藏游牧民或远离城区的村民们的日子大概比较枯燥
的,或者是他们对一切外来的事物都有无比的好奇心。通常在
路边停车,只要视野里有人烟,无论多远,很快我们就会
被人们包围。于是我很奇怪下面的村子里对山坡上忽然停
下的三辆汽车居然没有表示出任何好奇心。依然安静的蹲
在黄昏的山坳里,连一个行人也没有。

然后身边就忽然的冒出了一个放羊娃。很标准的西藏羊娃
装束。背后一捆羊毛中抽出一根绳头,从头顶绕过,一边
好奇的打量我们一边手不停地搓了那似乎永远不会有尽头
的羊绳。个子小小的他居然已经20岁了。边远地区的藏民
似乎长得个子都比较小,也许是孩子时的营养,也许是高
原比较缺乏氧气。据说远古时地球上氧气比现在多百分之
三十,而那时的动物如恐龙类的比现在最大的动物依然要
大出数倍亦或数十倍。

喜欢西藏,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喜欢她的平和。那山那云
也许会忽然变脸让你饱受大自然的滋味,而那风霜雪雨里
磨炼出来的藏人却永远是那么的平和。除了在那木错路遇
的那个很固执地坚决不肯让道的司机(按哈苏的说法那司机
也依然是很有他的道理固执),至今到西藏见到的藏胞都满
脸的与世无争的表情。这放羊娃也不例外。就那么无神无
声的看了我们在车上学忙碌了。

对车一窍不通的我只能站在一旁看。和放羊娃对我们的车
好奇一样, 我对他的生活也有了几分好奇。他居然说一口
流利的汉语。下面电站边没有通电的村子里有小学,学校
自然教会了只念到3年级的山里的羊娃汉语。二十岁的年龄,
正该是青春萌动的时候。他说。村里没有好姑娘。地方太
小了。。。

为什么不接了上学?家里需要人放羊。

他的身边忽然又多出个小罗卜头一样的孩子。脸上一块不
曾痊愈的伤还带了几分感染的症状。应该是念书年级的他,
大概也会和父亲和哥哥们一样,在这里的山上湖边很宁静
的放一辈子的羊搓一辈子的羊绳。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