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一个对话节目,一位台湾的商人投资大西北爱提业,从最贫穷的地方做起,黄羊川模式。
观众问他的做法与扶贫有什么区别,答到,政府扶贫,钱下去就没啦,我们是投资做企业,资金是要不断循环,而且最终必须要盈利的。
江湖之最大诟病在纳纳做慈善,但是在国外,即使慈善事业运作的人力成本也需要考虑的,而且非常高。最近不就出了些丑闻麽,那些主席的工资高得令人浮想联翩。
对啦,我说的是会员应付费给小波和常委,这样想想,很多事就名正言顺,师出有名了。常委拿钱不干活?NO WAY!
论坛应该企业化,天下无免费午餐,您同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