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读王景春的摄影作品所想到的

论坛:江湖色作者:沐芯发表时间:2002-04-18 20:46



读王景春的摄影作品所想到的

看了三月七日第八版、三月十四日第十三版、四月十一日A6。7版《南方周末报》摄影记者王景春的专题新闻摄影作品后,颇有感触。这些片远别于其它新闻图片,更象一组专题作品,平实而不矫揉造作,片子的所承载的信息量之大,视觉冲击力之强,场景的选择之精心,镜头的有利运用,大、中、小景的巧妙组合,前景和远景的微妙处理,恰当的文字说明,都能显示出作者的功底,竟让人看后爱不释手,让人不会象往常看过的报纸一样,随手就扔掉,而是小心得收藏起来,耐心地看完报道,因为看到的不再是图片表象而是内容,看着图片想象着当时的场景,如果是自己在现场,能够这样去拍?去组合画面?能达到这种冲击力吗?
如果每次拍新闻或人文都能这样去拍,那会是个很有乐趣的工作了,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拍摄的过程,也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当拿到一个摄影专题任务后,事先有策划、构思、甚至可以象创作连环画那样,根据报道的要求预先画个所要表现的场景草图,这样在实地就更能得心应手,巧妙的将信息量传达给读者。
曾在书吧看过几十期的《美国国家地理》,他们对执行图片拍摄任务的重视度和高要求以及出发前准备工作的精心,不逊于去承办一个大型项目,图片报道绝不是浮于表象,比如报道莫国的棉花状况,可以从播种一直拍到收获,消耗的胶卷也不计其数。
也常和孩子一起观看探索频道的记实报道,记得有一追踪报道,记录了一对老鹰在悬崖绝壁违反常规生育,从而所带来的困境和结果,整个拟人化的报道催人泪下,也可以想象拍摄过程的艰难。
我不知道现在新闻图片是作者按照编辑的意思去拍呢,还是一个任务交给作者,让他尽量发挥个性去创作,好的图片能见之于人与编辑是密不可分,为什么在别的报纸很难看到这样的图片,而在《南方周末》能看到呢,或许是报社选中了这样会运用手法去拍故事和专题的作者,能够让他更好的去发挥个性,尽量让图片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在第一眼抓住读者。新闻在于新,选材新、文字深刻、平实的场景通过镜头表达出来也能让人感觉新。
这或许就是《南方周末》的魅力所在。
也曾看过柯特斯的摄影作品和他拍此片的过程和原因,片子好,写的也好,看他的片仿佛是在穿越时空和他交流,好片不受国界和时间的影响。还看过近期的一本摄影杂志,影象质量很好的西藏黑白片,以为是什么新人的专页,看完说明才知道是三十年代拍的作品,摄影的功能在于记实,能够带上时代的烙印的记实。虽然经过了时间的洗礼,片子却依然魅力不减
江湖是高手云集的地方,这话不假。有专业的摄影师,也有玩的很深的业余者;有在海外接受西方摄影理念的,也有在国内埋头苦干勤拍的;不时在杂志上看到网友发表的摄影作品感到亲切,看到有网友获奖也会祝贺一下;看到熟悉了一年的朋友在探索或玩得有进步时也会感到高兴,看到本来可以拍的很好却不如从前的,也会在心里说个烂字。当然也有很多话溜到嘴边也没说出来,因为有朋友说网络和社会差不多,怕万一说出来不仅不被理解,反而破坏了人家吃火锅的兴致。
交流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有些好的因素或许正慢慢的渗透到你的作品里,这就是在交流中得到了收获。如果只有交流没有扎实的练习,作品难免会显出浮躁。
看看别人的片子,整体感强,有一种叫风格的东西在里面。不象自己的片子一搜索,五花八门的。但砖头却可以全部拿下来看看,值得受益的都在里面。先前总是为自己找个理由:出门旅游我是个游者当然只能拍表象的东西了;这地方我去过没新鲜感了,拍不出来了等等,而交流时朋友却说,宁愿把一个地方拍好也不要东晃西晃;一个地方再去拍第二次时你,会发现和前一次拍的截然不同,因为你注意到了很多东西,不会再去重复表现,而是会动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有点新意。
有段时间常有摄影的朋友问我,拍了吗?我说我没拍,不知道拍啥了,竟然道这是好事,你在进步。怪,没按快门还是进步?功夫在门外。。。。。
也许看到好照片的兴奋并不亚于自己亲自去按快门时的快乐,所以感慨油然而生。


《下雪的春节》2001。1于郎木寺。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