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不停地走,一路在思索,这片子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曼瑞和布列松都是绘画出身,一个在光影上探索,一个在几何形式的瞬间做文章,又都成了摄影界的先锋,但终究都是以形式首先抓住了人们的的眼睛。象近来背心老师经常教导我们的什么格式塔。还有潜意识等等,他所说的“攻击性的”我想是主动创造和发现的,触动了潜意识中的某根弦而释放了快门。如果自己都没有感觉,怎样感动别人呢?当然感觉受知识的局限,象我这样会把落矶山当成落山鸡,把菜单当广告的,即使蒙出些道理,也与摄者的初衷大相径庭了。只是有时图笔头痛快,还是抹两句,因为片子让我有了感想。
诗以言志,形式是基础,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RR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