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在不知不觉中犯的错误是: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形式表达的方式居然是那么的雷同。这点在自我总结以前打死也不承认的。但我无法刻意地去改变这个潜意识里的局限性,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拍摄一组图片更是无法改变。我教条地认为用强迫自己的办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这种雷同:用广角拍摄场景,用zoom拍摄一幅肖像,用telezoom拍摄一幅局部,用标头拍摄一幅人与环境的矛盾。然后把这些片子组合成一个故事,就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构图的雷同。很多图片社要求他们的摄影师在拍摄一个题材的时候必须使用从20毫米到200毫米的不同焦段的镜头来讲述一个故事,这也是新闻摄影和报道摄影采用的一种强迫手段。一支镜头在较短时间内连续拍摄时很难做到上述要求的,对于一个严肃的摄影师来说,他会挑选其中的一到二幅留下来,等待下次也许不会再现的机会。我觉得哈苏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当时是一支从38毫米到350毫米的菜丝变焦头,成像质量与定焦头一样,历史就要改写了。
西藏题材的拍摄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人物动得极快,曝光很难按平原的经验估计还在其次,主要的是挖掘精神,一种对当地文化融入的挖掘,这是时间的积累,我相信看这组西藏就把他当成一个积累的过程来看可能更加现实。
人困嘴不乏,有礼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