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最近的一些片子,尤其是哼哼牛的,还是有些想法。
似乎这也是一个关于[执著]的问题。
在欧洲学车的时候,意大利籍教头乔万尼老头说,人眼就是一扫描仪,布朗式扫描,不是逐行扫描,也不是其他。扫描的磁头就像任意肌,随心理生理电流乱扫,由点到线,然后再到面。最后,老乔说,
“记着,孩子,要控制你的眼球,它太滑。”
一张片子的始作俑者,永远是拍摄者,首先是他/她看见[see]了,然后通过相机纪录下来再呈现给观众。拍摄者眼球的滑动非常关键,但更关键的是,眼球看东西的方式,大多数时候决定了片子的内容。
有意思的是,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相机的测光方式和自动聚焦方式,可能会很有启发。
一般来说,相机的方式可归类为三种:点测光,中央重点加权平均测光、和矩阵[多分区]测光。
1,[点侧光]允许按照画面某点[很小范围]进行测光,而不管四周的亮度。
2,[中央重点加权平均测光](Central Weighted)按照画面中间部分[60-80%]和四周的亮度进行测光,偏重中央。
3,[矩阵测光]则把全画面各点的不同亮度进行综合平衡,决定一个平均值。
那么,这样的原理运用到拍摄构图和取景上,会出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
1,经过培训的摄影者,一般会考虑采取[中央重点加权测光],重点考虑画面中某点,突出表达,有取有舍,烘云托月,凸现主题。
2,而另外一些受过训练的摄影者,则采取点测光的方式进行拍摄,全神贯注地只紧紧盯着某一点,一意孤行,专注表现,而不管此点与画面整体或其他周边的关系。这似乎很主观,很执著。但这样的方式强烈地反映了拍摄者的主观意图。
3,还有一些摄影者,则采取[矩阵测光]方式,全面考虑画面中的所有要素,不加任何人工操作,完全把画面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客观到机械。
与此同时,相机自动聚焦,似乎也反映了这一问题。比如,宽域聚焦,窄域对焦等,都是辅助通过聚焦,表达思想的手段。
因此,从糖水片的[中央重点加权],到马发达京郊系列的[矩阵侧光],再到哼哼牛的[点测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表达方式上的摄影生态学。
究竟哪种方式好呢?有同学举手问。
“坐下,这个问题问得不太爽,因为,问题不在这里”。老师严肃地说。
问题是,你想表达啥?
西班牙人老说,[被子多长,脚就能伸多长]。所以,你要表达的东西,就是这床西班牙大花被,而你表达的方式手段,就是被窝里面的脚丫子。
而且,这个脚丫子是你自己的。
------------------
下课铃声响了,那位同学又举手问老师,说这是他这辈子的最后一个问题:
“老师,您说这么多,问题是:
究竟谁看到的世界更真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