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你忽略了。还是“再读”
一般来说拍的时候一定不会想我读的这么多,我想他也完全可能不会,但有一点,不是你能理解的就是,在上图的时候绝对是作者第2次的阅读,如果场景没有这些感觉,一般来说作者是很难上一个如此有规律的照片的,另外在使用数码相机的极大好处就是小屏幕展现出来画面,这和用光学取景很不一样,往往看的时候就已经在阅读了,而且更具平面感觉。况且这是在N个G的数据文件里面看图,绝对不会轻易的漏掉有很有趣味耐看的照片。而且过几个月换个出发点更容易找到作者自己要的照片。而且读图效率比一堆照片高10倍也可能不止。不亲自去做很难理解读图甚至比拍照片更重要。在未来的发展看需要的更是这种再看的能力。
甚至你可以依靠科技把拍摄上的精力用到最小,你只要一个更快速更大信息量的机器,比如定格的机枪,但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你射中心脏的子弹的那一张。不是什么人都知道心脏在什么地方的:)
因此你根本就是不要想他怎么拍摄的,这些推测极度浪费脑力和时间,只要找出作者和自己的喜好而已。另外看图的人不外乎也是在看自己的心脏而已。也许就是所谓的“镜子”说。
作者就是自己最好的读者。还有什么呢?:)
多用数码相机,它从来没有害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