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可以用语音,拍摄者自己叙述画面里面自己看到或者希望坐着看到的故事。
画外音也可以是无声无字的,画面自己往外辐射着“画外音”,所谓“寂静的声音”sound of silence。
当然,是不是所有的照片本身都有画外音,这是一个问题。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如果拍摄者自己认为一幅片子的“画外音”不够,就可以用后期制作进行“配音”,比如像石头这样的“博克进行时”,观众也是喜闻乐见的,毕竟信息对称起来了。
这样做唯一的副作用就是,你把馒头给嚼碎了,片子本身在物理上的多义性,被拍摄者一个人先入为主地解释开了,观众明白了,但是明白了是不是唯一的收获呢?
然而,如果拍摄者本身就认为片子具有内置的明确的“画外音”,拍摄者就可以选择沉默,甚至连标题也是无题,更甚者用“、、、”来做标题(比如蚂蚁)。这样做的副作用就是,你完全把照片的解释权拱手让度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诠释画面,倒是有些“她在丛中笑”的超脱。
总之,这两种做法都是手段罢了,只要能够准确地无衰减地传递出拍摄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咋整都成。
在线乱输。
--
青菜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