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打慢唱”—— 阿庆嫂为什么不摄影?】

论坛:江湖色作者:jura发表时间:2006-09-12 19:24



……

阿庆嫂: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胡司令,抽一支!

刁德一:(望着阿庆嫂背影,唱)【反西皮摇板】这个女人不寻常!

阿庆嫂:(接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
刁德一:(接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唱)【西皮流水】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
阿庆嫂:(唱)【西皮流水】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刁德一:(唱)【西皮摇板】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阿庆嫂:(接唱)我 必 须 察 言 观 色 把 他 防。
……

最近两次聚会上谈摄影,偶数次提起一个词:“紧打慢唱”,所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面这段《沙家浜·智斗》【音频见链接】。

一场戏把三个人各怀心事,揣测不安的心理,勾画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阿庆嫂的最后一句:

“我 必 须 察 言 观 色 把 他 防。。。”

在紧锣密鼓中,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来 。。。听来一波三折,寒气逼人。

实际上,这个段子从小听过看过不下N遍,自己一个人还可以模仿他们三个人唱。

“紧打慢唱”,是戏曲的一种散板,京剧称“摇板”,“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等中叫“紧板”。

“紧打”是指音乐快速的伴奏,“慢唱”是指慢速的演唱,二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急与缓、整与散、疏与密的反差对比,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这种外表的沉着冷静与内心的焦灼不安的互衬交织,导致了整个的舞台节奏呈现出一种混沌飘摇、动荡不定的局面,给人以紧张、惶惑、提悬无着之感,紧扣观众的心情,使观众感到紧张。

清代徐大椿对“紧打慢唱”独有见地,称:“无节之中,处处有节,无板之处,胜于有板”,精辟地阐述了“紧打慢唱”的妙处。

“紧打慢唱”这种辨正的表现手法蛮适合摄影的,我以为。

举个例子,下面链接这张在最近的江湖色放片会上也放过,今年夏季摄于青岛海边。当时游客们都在新奇地看着海潮,海浪“轰”的打来,大家一哄而散,很多人都被海水打的精湿。可一个浪过去了,众人又都围回去看,又一个浪打来,又散开,就这样一哄一散。

我站在后面,按下了快门。

记得谁说过“黑色幽默摄影”的特征之一,就是“给混乱以秩序”。

我想,这张片子也是朝着这个方向的一种尝试。慌乱而亢奋的人群瞬间被凝固了,画面一下子静下来(类似瞬间失聪,什么也听不见),整个片子的节奏“慢下来”,加上后期采用高光处理成耀光,使得时空错位,画面开始产生一种陌生感,一时观众无法猜测这里是哪儿,这是什么时候,疑窦丛生,悬念四起。

这是不是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混沌飘摇、动荡不定的局面,给人以紧张、惶惑、提悬无着之感”呢?

是否可以把这样的拍摄理念和手法,称之为“紧打慢唱”摄影呢?


——
学术讨论,在线直输


P.S. 我爱阿庆嫂,我爱沙家浜。


《沙家浜·智斗》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