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慧和她的摄影工作场】zt

论坛:江湖色作者:jura发表时间:2007-05-04 15:20

王小慧和她的摄影工作场--读《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

这些年来,旅德艺术家王小慧的身影一直出现在中国大陆上,尽管是如此的飘忽不定。她以过人的天赋、不知疲倦的精力以及女性特有的敏感,游刃有余于多种艺术样式的创造过程之中。尤其是由上海学林出版社最近推出的回忆录《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在这本一共十七章、38万字、300多幅照片组成的"视觉日记"中,王小慧用她的细腻笔触,将十五年旅德途中的风风雨雨揉碎在斑斑驳驳碎银般的故国月色中,读来时而让人激情不已,时而潸然泪下--从充满喜悦心情准备去德国的"我们可以起飞了"到第一次面对朋友死亡的"燃尽的蓝蜡烛",从成功地展示"我的二十四小时"到遭遇重创的"远处的光"……尤其是在第十六章"抓住感觉"的叙述中,王小慧提到了一次在德国由她主持的主题讲学,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这样一种在国外称为WORKSHOP的主题讲学,题目就叫"抓住感觉"。这里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来体验一次王小慧在这次主题讲学中的过程,这样一种独特的讲学方式或许对于中国摄影界不无有价值的启发作用。

王小慧是这样开始她的主题讲学过程的--

德国赫尔腾国际摄影节有个常驻机构,他们负责组织策划每两年一次的摄影节,常常是一届刚刚过完,稍事修整便马上又投入了下一届的准备工作。这个机构的主任是曾经多年在柏林摄影学院任过教的威伯尔女士。她很欣赏我上一届摄影节开幕演讲和我表现人的情绪、感觉和人际之间关系的作品,她想请我在下一届摄影节上以这个范畴为题讲学,他们称之为 "Workshop",直译为"工作场"。这是一个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工作,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共同创作的学习班。……作为女性教育工作者,她提出是否能搞一个只有女学员参加的"工作场",因为凭她的教学经验,女生单独在一起时会毫无顾虑地放开工作,男女生混合时女生不是害羞就是缩到后面而发挥不出来。

我一点也不反对与女学员一道工作并探讨女性视野中的感情和感觉世界,女人和女性题材一直也是我特别关注的。就我们的世界而言,无论东方或西方基本仍是男权规范统治,我作为女人自然关心女性的"边缘文化"在"主流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自己也是这文化中的活跃分子。
…………

当她问我用什么题目好时,我脱口说出"抓住感觉"。

王小慧一开始就将自己的敏锐感觉放到了一个合适的大环境中,从而引发了这样一场颇为引人注目的"工作场"。说老实话,这些年来,类似的"工作场"在国内也逐渐流行起来,只不过没有采用这样的名称,更重要的是,这些比较一般的"工作场"实际上仅仅是一种短期的摄影技术培训班,参加者交了一定的学费,由名家指导下进行了一些主题拍摄,因此往往缺乏足够的深度。王小慧也考虑到绝不能让这样的"工作场"流于一般,于是她别出心裁,导演了一出生动活泼、却又颇具含金量的"工作场"。

王小慧是个喜欢挑战的人,越没做过的东西往往对她越有吸引力。为了使所有的过程更具有悬念,她最终决定在把题目上加个问号:"抓住感觉"?用她的话来说,"这样人们有思考的余地,也许摄影是那唯一的方式,能把这稍纵即逝、瞬息万变的情绪用一种象征性的图像固定在方寸之中?这个问题是我后来讲课与学员们讨论的第一个话题"。的确,王小慧用摄影这种艺术媒介来"加工"人的情感这个主题,也是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题目的关心,因为当今的媒体里,无论从东方到西方,表面化的,娱乐和消费性的照片铺天盖地,充斥大大小小的报刊杂志,技术上是日趋精美但很少能看到真的立意独特,感觉细腻,视觉语言有说服力和真正有深度的作品了。在"工作场"里,王小慧想部分地将在演员学习班对感觉的训练演绎过来让她们有意识地去感知视觉环境,并将她们的感觉有意识地用视觉画面再现出来。

王小慧对摄影的理解和对女性情感特征的深入分析,使她找到了最有效的转换方式,将最难把握的、最不容易捕捉的人类的情感世界,引导人们以直观的摄影画面展示出来。然而当我读到这里时,我却暗暗为王小慧担心。因为这不谛是一次艺术的冒险,比如指导者是否有足够的能量来引导拍摄者的行动,拍摄者的领悟能力又是否能够达到指导者所期待的最终结果?这是一个相当具体的难题。然而王小慧却知难而上,考虑得非常仔细。 当时王小慧想到的是:用摄影抓住感觉可能有那两大类的拍法,一种是纪录性的拍摄,一种是表现性的拍摄,就像她曾拿记录片和故事片两种方式拍电影作为类比所解释的那样。摄影史上有过非常著名的纪录性抓拍的杰作,它抓住了激动人心的或令人过目难忘的感情瞬间,像人们熟知的庆祝二次大战结束在纽约大街上士兵抱住陌生女郎亲吻的照片,或是柏林墙拆除时人们欢呼流泪的场面等等。那常常是在非常时期的非常时刻,但在日常生活中能让人碰到的感情色彩强烈的事件并不那么多,而且那也是不可遇而不可求的。显然,在她“工作场”仅有的四天中,很难设想大家一道去找题材拍,或分头找那可以纪录下的感情瞬间,拍不好容易流于表面。所以她最终决定采取"故事片"的拍摄方式。

但是这种拍摄方式意味着要有立意、有选题,有"编导"、有"演员"。学员必须将她个人化的情感经历及对人生的思考浓缩到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之中,再考虑用什么形式(包括服装、化妆、道具)去表现它。还有就是"演员"的问题。当时的王小慧不倾向用模特。许多摄影"工作场"是有模特的,特别是给那些业余摄影爱好者做的"工作场"常常由讲课人将全部灯光道具布置好,模特站到中间摆姿势让大家拍。因为这些业余爱好者没条件或没能力雇模特与场地及器材去拍照,这样一举多得,各得其所:主持人组织一次赚回一点钱,也不用太费心思讲什么高深理论,只要他尽可能地把画面设计得好,灯光布置得精,模特选得美就行了;那些参加者拍了看似"非常专业"的人体或时装或美人头像照,被亲朋好友赞赏一番,他们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也觉得花点学费"值"。这类学习班很受欢迎,不但满足了这些人的虚荣心,也满足了某些人以艺术为名的窥视欲。

然而这恰恰不是王小慧所需要的,为了挖掘所有人的潜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员们相互间拍摄,并且通过轮流着互相拍的方式,不断地寻找新的兴趣点。为了保险,她也找了一个年轻的女模特备用。

聪明的王小慧在准备幻灯讲座时,尽量找这样一些例子:被拍摄者既不年轻又不漂亮,但如果瞬间抓得好,感染力非常之强。然后是许多技术性的准备工作,她不想要传统的摄影棚--太单调太人工化太无戏剧性和场面感。她希望找一个没有干扰的而且没有装饰的大空间,让学员们有更多的创作余地,结果大家开车一起找到近郊一个被废弃的煤矿建筑。那里虽然很破旧,有些玻璃窗已经打碎,但是却很符合原始的设想。 王小慧在她的行文中将所有的准备工作说得很轻松,然而我深深理解在这些文字后面的紧张心情。这是一次只需成功不许失败的"工作场",这是一次不仅仅关乎声誉、更重要的是具有相当责任感的"演出"。德国人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中国人灵活的思维方式,在王小慧的整个策划过程中,得到了完美地体现,但是又有多少人能体验和理解其中的艰辛与困难。四天的"工作场"开始了,我们最终看到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演出"--

摄影节上总共有十个"工作场",都是在正式开幕晚会的第二天开始,时间为四天。来我班上的几乎全是专业人员,除了一个学建筑的学生和一个税务顾问外。有一个是学过摄影专科又上过艺术学院的资深摄影师,她开了一个照相馆,生意还不错,她只用中型机器"哈苏"拍照(120卷),非常专业,也在《哈苏》杂志上发表过她拍的人像照片。她和那个税务律师都已经五十多了,也不漂亮。有个从柏林来的女孩子刚刚从摄影学院毕业,还没找到工作,她没钱来学这个班,但听威伯尔主任的介绍又非常想来听课,她是威伯尔以前的学生。于是她毛遂自荐,说愿意为我做助手,帮我做各种事务性的工作。我很高兴地答应了她,她是用劳动换这学习机会,后来她拍出了非常好的作品。

……

我为她们时间安排非常紧凑,不仅早上讲评,白天拍摄,晚上还有交流和"家庭作业",即自拍摄影。……然而第一天工作结果出来时,我发现不少人还停留在形式美的层面上,我说我不反对她们拍形式美的东西,但在这类题材的摄影里形式永远应当处于从属地位……后来几天里学员们拍摄了许多关于感情方面的题材,像痛苦、忧伤、孤独、欢乐、喜悦、迷茫、失落、乃至恐惧、压抑、嫉妒、甚至愤怒等等。我觉得他们把这些题材都很好地用摄影表现出来了。我曾对他们说过,构思一个拍摄题目的过程是感性到理性,又从理性到感性的过程,既要先用直觉去感知它,又要用头脑思考分析如何实现并做拍摄的计划,然后实拍过程又是一个很感性的过程……工作气氛从陌生拘谨到热烈活泼,常常会听到叫声、喊声、欢笑声,最后一天气氛达到白热化的地步。所以最后那天我拍下了她们在一起的工作照。她们手舞足蹈,欢笑跳跃,有些只是下身穿了裙子,完全没有了相互的隔阂和陌生感,好像是姐妹或是多年好友.她们工作极为投入,希望取胶卷的人能晚些再来,这样她们可以在最后一天还尽可能多拍些作品来。

四天以后,她们挑出大会规定的每人最好的六张照片,交给组委会去参加公众观摩会用。每个主持人要到前面去解释自己"工作场"的主题,意图和过程等等。王小慧的报告在结束时大家热烈鼓掌,几个女人高兴得抱作一团,她的助手悄悄说:"我注意过了,我们的掌声最长也最热烈",她把掌声也全录下来了。

几个月后,王小慧在齐格丽特新书发布的展览上碰到一位陌生的人,朋友介绍他是摄影节的发起人兼总策划之一,他告诉王小慧,那个"工作场"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说那些日子整个赫尔腾都在说"抓住感觉"的话题,没人能想到这个别出的心裁的题目能拍得那么好,而普普通通的学员拍出了不普通的作品。

我一面读着书中感性的文字,从心底为王小慧的成功而鼓掌,一面我又浏览着那些学员们拍摄的作品,感受到其中精彩纷呈的视觉力量。这些表现方式各异、创作风格不同的照片,都是从人类情感的角度找到一个突破口,试图将抽象的情感空间转换成具象的视觉语言。不管是表现恐惧也好,展示忧郁也罢,还是一次真真切切的微笑或是沉思,拍摄者都力图以不再一般化的、程式化的手法图解时空,而是将情感一次又一次的具体化,通过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是一个虚化的影像,构成了情感世界的多元结构。也许只有这样,图像的空间才可能具有不可重复的巨大魔力,摄影的创造也就有了时时令人激动的可能。尤其是一幅令人难以想象的画面--作为模特儿的王小慧是着衣站立的,而摄影师却是裸体的。当时在旁边的另外一个学员将这样一幅珍贵的画面记录下来,并被王小慧放在了她们自己印制的小册子的第一张,题目就叫做"我的工作场"。这样一种不同凡响的"工作场",自然会引起了人们各方面的关注。

这以后,每个学员都给她写了非常热情洋溢的信,告诉她那个"工作场"与她们以往参加过的只是在摄影技术上有所提高的学习班不同,她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方面的触动,也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她们的日常生活。比如一位开照相店的摄影师说,她从来都是用大机器在摄影室为顾客拍人像的,拍了二十多年,已经感到自己有些麻木,来的人老老少少,胖的瘦的,俊的丑的,从报名照到金婚留念她都得拍。她把它只是当作工作,一种可以养家的职业。下班后她是绝不愿再摸一下照相机的,也不喜欢用小相机。她刚刚与男友分手心情沮丧,她自己还带了两个女儿,她以为自己不再会有热情去搞艺术创作了。

但王小慧的"创造力"与"工作热情"感染了她,她将这全部感觉:"离别的疼痛,心灵的创伤、失落的情绪等等都用摄影表现出来,"而且与当今媒体所展示的那些"永远年轻美丽的身?quot;对抗,她很勇敢地脱下了衣服拍摄了人体照片,自拍并让别的学员拍摄,因为她要表达的东西并非年轻美丽的身体……她很欣赏王小慧把技术的东西放到第二位而将艺术表达放在那么重的位置,她还说在这"工作场"上,她拍了一张很少见的照片:一个全裸的学员站在三脚架后拍摄主持人的镜头,她说这个做"模特"的王小慧却是着衣的!最后她说她已经买了一个135小相机并开始也拍摄如同王小慧这样的"视觉日记","用相机来画速写,收集印象和感觉。"

一次摄影"工作场"竟然能够引起这样的震撼力,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如此的改变力量,这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尤其是当我们还只是停留在对一些摄影技术或艺术概念纠缠不清的恩恩怨怨中,或者说甚至将摄影仅仅作为一种沽名钓誉的"终南捷径"时,我们是否想到了摄影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生活方式,它将引导我们走向命运神秘而充满挑战的远方?王小慧的故事还没有讲完,更精彩的还在后面。面对这样一本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视觉愉悦的读本,尤其是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看,图文之间不再是传统书籍中文字配插图,而是两个并行的信号系统,相互交叉,相得益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她的《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中,找到更多的人生的启迪……


(作者:林路)


链接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   才25
  • 大卫独夫 
  • 2007-05-04 15:13
  • 177
  • 472
  • 0/0
  •   无语
  • 枯影 
  • 2007-05-04 18:30
  • 11
  • 402
  • 0/0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