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琴
《新欢》第二部·第六章·(1-2)
江湖谈琴心有些乱2003-07-02 06:38:52
第 六 章 1 杨闯只用了一个礼拜时间,就注册了华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这个名字很简单,容 易记。他向老头子汇报。老头子却让他把这一摊交给周秘书。“让她帮你打整一下,理 顺了再说。” 杨闯不敢声张,只能窝囊地答应。这是老一套,他已经习惯了。他连撒娇都不敢。 把柄落在老头子手里,他是越来越没有份量了。 其实傀儡也没什么不好。他不用承担什么,只需卖弄嗓子吆喝两声,就能吃香的喝 辣的,欺上瞒下狐假虎威。华通注册资金号称二百万,其实根本没有钱,交给周秘书又 怎样?...
狗屁
江湖谈琴王威2003-07-02 00:41:39
还好看过《新欢》。 不就是一本畅销书么。 文学?搞笑。 心乱不过是想靠这东西向书商证明我写的玩意能买罢了。 以后,如果成名还写这种东西,呸。 还自然主义,丢人,左拉都会吐血身亡。 狂马居然也与时俱进的跟着一块抽筋。更丢人。
不完全是书面语言的问题
江湖谈琴狂马2003-07-02 00:22:45
而是谁在说怎样的书面语言。 苏金当然有点吹毛求疵。 我手写我口,不全面但是并不错误。最终的目的依然是为了更好地传达。 自然主义准确来讲是个什么,俺还没来得及搞清楚,但绝对不是人工降雨。这是胡扯。 新欢倾注了心乱很多的心血,当然是个好作品。但你的结论下得太快,尤其和自然主义扯上关系,嘿嘿嘿,俺们乱哥有时候也很自然主义哦。 总之,这几句很乱,俺也乱回一哈。...
呵呵呵呵
江湖谈琴春分2003-07-02 00:14:45
这明显不是纽约意大利人嘛 是不是意大利的意大利人,都值得怀疑,口音倒象老墨 就一句有点那意思 ...I call the manager...
关于《新欢》的语言,我说两句。
江湖谈琴红心杀手2003-07-01 23:59:58
1、五四以降,白话文运动席卷文坛,“我手写我口”成了文学的第一法则。以老舍为代表的文学前辈,把北京胡同串子们的“骚肝零碎、够帮嘎杂”统统搬到小说、戏剧里来了,对话必须要突出人物个性,力图做到“闻其声,见其人”。书面语在人物对话中受到绝对排斥,谁敢违反,就被扣上“学生腔”的大帽子。其实,这是大可以商榷的。 2、我读了不少元杂居和京剧剧本,发现一条规律。在中国传统戏剧中,正面人物或者说主要人物,都是使用同一种书面语。只有反面人物和小配角,才插科打诨,使用俚语乡谈。我想,这里面蕴涵着深刻的美学。惟有书...
偶剧喜欢铁皮鼓,那么早就有这么牛比的片子了
江湖谈琴阿飞姑娘2003-07-01 2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