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谈
哈哈,人人都喜欢权利与荣耀
江湖谈琴琪子2006-01-24 02:08:45
:)看了帖子内容才知道你说的是书。没看过那本,不过一直想看《第三个人》,据说那部电影也不错。 说到沉重阴郁,这个周末请人来家里看《花样年华》,一个俄国同学说那压抑的气氛像俄国小说,喜欢得不得了。呵呵,看样子深海鱼就是习惯不了没有压力的浅海啊。 恩,也许下周应该搞一个格林电影夜,看《第三个人》和《安静的美国人》,灯一关,投影机一打,往羊毛褥子上一躺,爽啊~~~ 扯远了。打住。...
哇!还是八卦有意思
江湖谈琴琪子2006-01-24 02:01:12
哪天得去把格林的传记找来,专门翻八卦看。 书名是我自己乱翻的,还是《问题的核心》更贴切。书也不一定特别好,我刚看了个开头。等看完结尾再说感想吧。不过格林的书都差不多味道,喜欢就多读,不喜欢算了。
这个片子太无聊了
江湖谈琴悠晴2006-01-23 18:50:06
不好看。呵呵。 剧情整个都没什么进展,仅仅围绕着车祸后两个人的感情,特别淡。票房惨败啊。 一直觉得孙艺珍只适合清纯少女,不适合少妇形象。实在太没味道了 裴GG演的还算凑合吧
真不错。只要不受红学家的影响,下面的问题人人可以提出�
江湖谈琴江海红狐2006-01-23 17:58:12
又如蔡元培当年针对胡适的“曹雪芹的自传”和“平淡无奇的自然主义”,曾提出一个问题: “而此书又为雪芹自写其家庭之状况,则措辞当有分寸。今观第七回焦大之谩骂,第六十六回柳湘莲道:‘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似太不留余地。”[9] 这句话向为人所忽略,考证派及社会批评派的自叙传说者并没予以充分重视,因此便有后起的索隐者不断据此发挥反击,如潘重规在《红学六十年》中质疑到:“《红楼梦》的作者对于贾府的恶意仇视,时时流露于字里行间,焦大、柳湘莲的当面嘲骂,尤三姐托梦时的从旁控诉(庚辰、戚本第...
补全.第一篇不小心只转过来了一小半
江湖谈琴碧血汗青2006-01-23 15:34:47
《南开学报》2002年第5期 一种奇特的阐释现象:析索隐派红学之成因 作者:孙勇进 摘要: 在《红楼梦》问世迄今二百余年的复杂接受史中,索隐派的阐释活动构成了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脉虽屡经考证派等红学主流的严厉批判,然历二百年而绵延不绝,至上个世纪转加兴盛,这种奇特的阐释现象背后实有其深刻之学理动因。对此,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即:1、以经史之眼观小说及民族主义的期待视野;2、《红楼梦》文本之特殊性提供的索隐空间;3、考证派自传说的缺陷。最后得出结论:红学索隐派的兴起及不绝如缕,是《红楼梦...
操(V2)
江湖谈琴老员外2006-01-23 14:38:23
昨日下午,本地诗人的聚会上.一老诗人说到,国内有一富翁,70多岁,有几千万家产,却自杀了.因为无聊,觉得什么都没意思.连女人也没意思了,都玩了2400个了.我说,真可惜哦,拥有这么丰富的资源,干吗不写点回忆录? 如此看来,文学是有用处的.至少能让一个老流氓在最后还有点事做,甚至象老卡那样进入不朽的行列. 也就是说,光有操是不够,你还得文学了,才算圆满. 这样的社会实践,女人现在比我们男人似乎更来情绪....
谁看过《外出》?来讨论一哈
江湖谈琴秋水长天2006-01-23 14:06:09
《外出》很淡,又很让人感慨。 裴勇俊的老婆和孙艺珍的老公有外遇,在外出中遇车祸陷入昏迷,两人因此而相遇。从戒备到沟通,从同情到感慨,两人越走越近。 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因为父亲的突然造访,裴只得让孙躲进洗手间。待安顿了父亲回来开门,孙安静茫然地站在洗手间的镜子前面,委屈无奈惊吓甚至是荒谬的感觉令她无所适从。这时候,裴轻轻地拥她入怀。动作那么自然和深情,即使此刻他不是真爱她,至少也是心疼了,疼到心里去了。我这个看客,都难过得不行了。 还是觉得不平,无论如何编剧导演都太偏爱裴了。他的老婆醒过...
组合起来
江湖谈琴南雨2006-01-23 12:22:50
"索隐,其实是一种超越具体文化语境而广泛存在的文学阐释" 索隐=SUM(心理学+哲学+符号学+文学+......) 现在看,人物传记是多么重要,中国人的任务传记从古至今都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