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谈

共 111584 条结果,以下是第 22761-22770 条。(用时 330 毫秒)

就不自提自己的品味了

江湖谈琴兰格格2005-07-17 01:44:01

可是我确实等了小半年您的文章了。:):)

就不自提自己的品味了

江湖谈琴兰格格2005-07-17 01:43:50

可是我确实等了小半年您的文章了。:):)

三、逸士胸怀鸿鹄之志――《平沙落雁》

江湖谈琴秦大路2005-07-17 01:43:47

三、逸士胸怀鸿鹄之志――《平沙落雁》 据说《平沙落雁》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古琴曲,现存的琴谱就达五十余种。与其他名曲不同,《平沙落雁》的背后,并无脍炙人口的掌故。 《平沙落雁》最早的版本载于明代崇祯七年(1634)刊印的《古音正宗》。《古音正宗》这样解题《平沙落雁》: “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

二、刺客的高义,名士的绝响――《广陵散》

江湖谈琴秦大路2005-07-17 01:43:20

二、刺客的高义,名士的绝响――《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一首曲调较为激昂的古琴曲。根据刘东升的《中国音乐史略》,《广陵散》大约产生于东汉后期。据说,《广陵散》这一旷世名曲,因聂政刺韩相而缘起,因嵇康受大辟刑而绝世。因而古曲《广陵散》的背后,实际上包含了聂政和嵇康的两个典故。 《广陵散》的各曲段分别为井里(聂政故乡)、取韩、亡身、含志、烈妇、沉名、投剑、峻迹、微行,与聂政刺杀韩相的整个过程大致相切合。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中记载,聂政是齐国著名的勇士。当时韩...

一、被善意无限夸大了的友谊――《高山流水》

江湖谈琴秦大路2005-07-17 01:42:33

一、被善意无限夸大了的友谊――《高山流水》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郑国人列御寇在《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无论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现某一主题或意象时,钟子期必能领会其意。一日,伯牙与钟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岩下。伯牙心情郁闷,于是弹奏了一会琴。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

漫谈中国古代十大名曲背后的掌故(完整版)

江湖谈琴秦大路2005-07-17 01:41:39

漫谈中国古代十大名曲背后的掌故(完整版) 文/秦大路 古人云:“王道举,礼乐兴”。如今每年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倒是很顺应这个说法。“王道”与“礼乐”并举共兴,古今皆同此道。这种盛世荣光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目标。2005年春节晚会的大舞台上挂了一副气势恢弘的对联。这副对联的上联为:上下五千年,繁荣盛世庆今日;下联为: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兴未来;横批为:盛世大联欢。这幅对联是否为佳作且不去论他,单就其包藏宇内、舍我其谁的气势,足以让不少人热血彭湃一番。当然,热血彭湃之后,曲终人散之后,“恺撒的归恺撒,洒...

我写完了,当时没有再这里贴完

江湖谈琴秦大路2005-07-17 01:39:21

我今天全贴出来吧,给这里冲冲凉

晕,这是雷立刚同学?

江湖谈琴孤云2005-07-17 01:34:11

几个钱就能把人变成这样啊.呵呵.

是“绅士”吧

江湖谈琴兰格格2005-07-17 01:29:19

不熟悉。俺爹好像没有这个牌子的。 你的十面埋伏还没有写。贴的三篇我都存了,后面的呢? 问好:)

你说的是“富绅”恤吧?

江湖谈琴秦大路2005-07-17 01:15:34

九十年代早期,热卖过,牛头角标志。广告词我还记得:千锤百炼“富绅”恤。有次一下买了两件,再加一条金利来--“男人的领带”,一时有种小人物很款的感觉。

京ICP备14028770号-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