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少年都很贱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许许发表时间:2004-03-30 00:26
让时间去说话
两年前,我的领导在一次会议上曾高屋建瓴地说:人类的一切进步,都是在与时间和空间做斗争。套用这句话,作家的一切努力,都在与时间做斗争。在多次的公开或私下的争论中,不少人都咬牙切齿地说:你们不相信我的作品的价值,那就让时间去说话吧。不过,据我所知,时间到现在为止还没说过话(事实上它永远不会说),那些人那些作品早已经消失了。像张爱玲这样,不仅与时间,而且还附带着其他复杂的因素进行搏斗后,还能被各阶层的老中青所热爱,实在是不多。然而,在中国现当代的官方文学史上,张爱玲几乎可以忽略不记,这似乎说明了,在中国,作家仅仅与时间做斗争,还永远不够。
在民间被热爱的张爱铃,在她死后8年,一本据说是她生前遗作的《同学少年都不贱》在台湾和大陆先后上市,在书的勒口上,编者如此写道:张爱玲遗作首度暴光 全球3000万张迷翘首企盼。既然是“首度暴光”,为何又能事先“翘首企盼”呢,不过编者既然这么说,说不定隐藏着什么秘密呢。看到3000万这数字,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它勾起了我一些回忆。3000万究竟有多大呢,它大概就是中国目前吃不饱饭的那些人的总和,也就是说,如果吃不饱饭的这些人,有朝一日有心情看张爱玲的书,不仅会让张爱玲的读者增加一倍,而且我们的国家也将彻底告别贫穷。
今天下午,我拿着这本书,走在广州市的广州大道上,心里念叨着“一篇52页的小说,要搭配150页的翻译、文论、目录、后记”,然后我就想起了许多年前从县城粮站扛粮食回家的路上,一路狐疑“买10斤大米要搭配20斤面粉,我从小就不吃面粉,这面粉用来干什么?”
等我在小吃店里吃完牛腩粉时,我已经将小说看了一半了,服务员找完零钱给我,我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这倒不是说我阅读速度超乎常人,实在是斗大的字也没几个。要说这本书的印刷,确实是很有特色,首先呢,每个字都足够大,大到远视的老人都不需要戴老花镜,二呢字距行距都够宽,宽到我吃牛腩粉滴下的汤水没有沾到一个字。所以说呢,这本书,不仅对一个死去的作者做到了终极关怀,在体贴读者方面,也表现出了足够的人文关怀。
说到这篇小说的书名,据张学专家陈子善说,出自杜甫《秋兴八首》中“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这就保证了这篇小说历史上的深度和诗意上的广度,以杜甫当年感叹衮衮诸公裘马轻肥之意,来铺陈教会女中四个女生的生活经历和性心理成长,揭示人生无常与悲凉,实在是立意独特。
据张爱玲写给夏志清的信上说:《同学少年都不贱》这部小说除了外界的阻力,我一寄出去也就发现它本身毛病很大,已经搁开了。张学专家陈子善(又是他)解释说,外界的阻力主要是指外界对张爱玲期待甚高。然而本人在吃牛腩粉的时候感觉却不是如此,张爱玲居然写到了四个女生之间的暧昧之情,时髦的说法就是同性恋,这在张爱玲以前的小说里从没有过。张爱玲所说的外界的阻力,是否是这个?不过张爱玲既已做古,除了面朝太平洋(其骨灰洒落处),等待春暖花开,实在是没别的办法了。
这篇小说还有一独特之处,就是多处描写了大乳房的特征,在张爱玲的小说里,很少是以性感取胜的,女主人公不是吐气如兰,就是深谷空幽。不像这篇小说里,张爱玲对乳房的关注,甚至到了刻意的地步,联系到小说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写的),当是受到美国当时的性解放影响的。因此,当我阅读到这些段落时,老是想起网上有人对安吉丽娜在奥斯卡金像奖晚会上的暴露着装的评价:两个大乳房不对称,当不了公务员。
如果有人据以上印象得出结论:这篇小说是后人伪造的。那你断断太低估了出版商的智商了。书的最前面,不仅有张爱玲的自画像,还贴上了防伪标志:有张爱玲亲自写的还有涂改痕迹的手稿为证。据张学专家陈子善说,仅仅是张爱玲的钢笔书法,已经足够让他翻来复去地看了三年的手稿。
所以,让时间去说话,也是有道理的,即使作者本人死了,自有后来人为她说话。在3000万张迷面前,谁敢说:张爱玲是不是一个书法家,让时间去说话吧。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   同疑
  • 青荇 
  • 2004-03-30 19:36
  • 201
  • 619
  • 0/0
  •  
  • h2 
  • 2004-03-30 15:17
  • 0
  • 674
  • 0/0
  •   商榷
  • 江海红狐 
  • 2004-03-30 14:37
  • 135
  • 574
  • 0/0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