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目的和表达对象要求不同的表达方法。
比如ANSEL ADAM的月升。 如果安老在片子底下来个50K的
说明,说明那半月山何处,山高几许,月亮离地球多远,质量
如何,甚至他老人家用的相机品牌,暴光参数等等。。 那就
非让读者大为扫兴。
如果是如国家地理这样的刊物登载的全部是照片而无一字说明,
那该刊物的信息量折扣95%, 他们的杂志大概100年前就得关
门了。
就是CAPA的那张被子弹击中的士兵。如果让一个完全不知道
背景的人看,他也许会说。。 哇。。 至于历史背景什么的
就免谈了。 换言之,CAPA当时的照片一定能和读者在没有任
何文字说明的情况下表达一种理解,但依然不是完全的理解。
可惜CAPA同志壮烈的牺牲在东南亚人民的解放事业中。不然
他也许会告诉你,那战照片作为原始拍摄目的的新闻片,他
一定写下了时间地点情节的。至于这张照片以后成为无字片
的经典,CAPA本人大概在按下快门时压根就没有想到。这也
许是由于片子本身的特级震撼彻底压倒了原作品本身的其他
成份的典型例子。至少对国内的摄影师们,知道CAPA这张做
品的一定有许多,而知道西班牙内战的大概就鲜有几人了。
对一次历史上异常血腥的战争的最后理解就浓缩成一张不再
有文字的照片,也许这也可以说是喧宾夺主的登峰造极?
类似的例子还有魂断蓝桥的音乐,黄鹤不知何处去的黄鹤楼,
寒山寺的钟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