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冲到机场,就是为了把Redrocks截住,给他看一看我拍的那些反转片。这个单纯的目的如此强烈,就像一种奇怪的冲动,以至于会有各种被误解的可能。但我不在乎,我比他提前一分钟到达,没有花多少眼神,转身就遇到了他的车子。
他再一次说到,这些片子只是拍下了你所见到的,并没有你想要表达的东西。
这句话总让我发愣,记得上一次,我说的是,“但是这就是我所看到的阿,它确实就是这样的,要我怎么去表达呢”。这一次,认真想了想,在零下35度的严寒里,我真的没法去想我要说点什么,或许我当时想到的是,欧,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色,真的很漂亮。这里真安静。原来雾凇是这个样子。从这个角度很好看,但是拍出来效果并不好。
作为我个人,真的有很多需要表达的东西吗?我总是自认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整天整月整年的,我并不从网站、报纸、电视获取所谓的新闻。我只寻找我需要的东西,有时候甚至不愿意去挖掘。每一次聚会我都话特别少,从来不会讲笑话,知道了魔术的真相以后就会丧失学习它的兴趣。从小在妈妈的唠叨之下变得沉默,这样的人很无趣吧。
hass的帖子说得对,趋利避害确是人的本性,我选择远离那些我无能为力的事件,我害怕我没有足够强大的心灵来承受所有这一切。因此,我不去看那些不合理的东西了,承认他们的存在有其理由了,我放弃那些很宏大的事件,因为历史证明普罗大众对于宏大事物的见解毫无意义,量变到质变最后只是造就了极小部分人的私利而已。那么,我想表达的,或许只剩下一些细小的感动,一些很私人的喜怒哀乐。这样的东西是不足以引起他人的强烈反响的,也不会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就算表达了,又如何呢?
因此,我的相片里,只有我路过的地方,我使用的物品,我喜爱的人的不足取的难看的视角,我喜欢的花,我种的草,我无聊的发泄,一切都只是记录,仅此而已,与表达无关。假如说文字是记录思考和感受的过程,摄影就是记录视觉世界的场景,间或流露点情感,尽管有时候它无能为力。记得大学时候的一个讲座,那个获过一些奖的人说,不要以为摄影就是今天天气好了,出去拍点什么就能出好照片了,好照片在你心里,要你反复推敲构思设计才能最后出成果。欧,真的是这样吗。
在我看来,一些场景的照片只是在满足人们的无聊想象而已,看起来似乎有什么关联, 但世界到底什么样子,这只手和那只手有什么关系,谁又真的知道?学过设计的人都知道,把画面打散再重构,制造视觉张力并在焦点处放置你最想传达的信息,一切都只是手段而已。谁在乎真实的世界什么样?如果它像大自然一样毫无防备的对你敞开,你是不是就会珍惜它爱护它?
觅霓的那些从车窗拍出去的照片被批驳,说是没有故事,没有内容,没有特色。对于这个主题来讲,当然会是没有故事的,坐在车子里,本来行动就不自由,方向和车速都不由自己控制,于是在车里抓拍成为一种随机的乐趣,在这种情况下,你唯一能控制的就是时机和构图,因为速度的关系,构图又和时机有关,早一点晚一点都不一样。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和我一样的人,在城市里呆久了,一抹抹小草的绿都会让你觉得渴望,不用说大片的草原,茫茫然看不清的前路,山上的绿草、奇怪的云层和屋子了。 如果你被关在车子里,对那大片大片的草地可望不可及,你会不会像我一样,急于打开窗户,疯狂按下快门企图记录下来眼睛此刻受到的润泽?对于那些绿色的生命,你根本就无法近距离去关注,去抚摸,车速如此之快,以至于在一堆照片里面发现几张还算清晰构图还好的本身就不容易,这个过程带着点欣慰,这是很私人的事情,最后的问题只是,该不该把他们show出来?有没有人会理解你那一刻的愉悦?还是会说你没有挑过,没有思想,拿相机不当回事儿,黄牌警告,下次弄点有故事的上来?
因此,我选择把他们放在blog图片集里面,有人喜欢当然很好,没人喜欢也就这样了,对我已经有了足够的意义。对于论坛,是不是真的要另有所求,尊重大家对故事的需求,尝试着表达点什么、讨论点什么????
跟贴,对问题不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