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故事:Inktomi 的黯然

论坛:IT江湖作者:redsox发表时间:2006-03-03 14:29
搜索故事:Inktomi 的黯然

知道 AltaVista 的人不多,了解 Inktomi 的人就更少。Wikipedia 的描述只有寥寥两三行,这家运行在“幕后('behind the scenes')”的公司,曾是辉煌的“无名”英雄,web 搜索和企业搜索两大市场的老大,现在却黯然失色,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

1995年9月,加州大学Berkeley进行的一项在线搜索技术研究,得到了美国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资助,1996年初该项目演变为商业运作的 Inktomi ,名字来源于 Lokata 印第安神话中的蜘蛛魔法师 Iktomi ,意指基于蜘蛛的搜索引擎。

开业不久,为了避免与客户可能的竞争,Inktomi 就从网站上删除了直接对外的搜索界面,专心致志地为其他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和企业门户等客户,提供后端的 web 数据库和搜索技术,算是搜索基础服务的供应商,被称为“无名(无品牌)”的搜索引擎。由于技术不错,加之很多大站忙于内容,无暇顾及搜索,使 Inktomi 很快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产品从 web 搜索延伸到电子商务和企业搜索领域,主要有“SEARCH SUBMIT(付费登录)”、“INDEX CONNECT(付费索引)”、“OEM Web Portal Solutions(门户解决方案)”和企业搜索(Enterprise Search)等。

1998-99年,Inktomi 达到鼎盛,客户数量众多,掌握着网上一百多个大网站的搜索后台。看看部分客户名单吧:About、 Anzwers(澳洲)、AOL、Canada.com、 CNET、GeoCities、HotBot、iWon、MSN Web Search、NBCi、Overture (前身是 GoTo)、Position Tech、Snap!、Yahoo! 等。世纪之交的千禧年,对 Inktomi 也是个转折,不过是从盛大转向灾难,悲喜两重天。2000年6月,Yahoo! 选择了 Inktomi的竞争对手 Google 为关键词搜索的伙伴,Inktomi 不仅失去了最重要的客户,而且因 Yahoo! 在互联网上的地位,引发了连串的客户流失:01年5月,Canada.com 转向 Dogpile ;01年8月,AOL 和 iWon 转向 Google,NBCi 转向 Overture ;01年10月,澳洲的 Anzwers 转向 Yahoo!/Google 。颓势终于形成,不可逆转,“无名”英雄的光彩很快褪去。

02年11月,Inktomi 出售企业搜索部门,接盘的是 Verity Inc.(NASDAQ:VRTY),其屡获业界大奖的 Ultraseek 引擎(最近的免费政策引发了市场波澜),就是 Inktomi 企业搜索的延续。就在 Inktomi 真正要变得无名时,Yahoo! 却在02年12月出人意料地宣布,以 2.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Inktomi 。Yahoo! 搜索市场的高级副总裁 Jeff Weiner ,对 Inktomi 大为赞赏,“We think Inktomi has world class technology, a scalable infrastructure, a fantastic team of engineers.” 2年前 Inktomi 在鼎盛时,Yahoo! 尚选择了 Google,难道颓势下的 Inktomi 更有价值了?Yahoo! 这次收购,显然另有打算。一是为了针对日益长大的 Google ;二是看中了 Inktomi 付费登录和索引的客户。

Inktomi 成为 Yahoo! 旗下公司后,其原有的产品并入稍后被 Yahoo! 收购的 Overture 的营销体系。黯淡的 Inktomi ,幕后的无名英雄。

* Inktomi 一直拥有良好的技术,虽然有多达数千的客户,搜索时共用同一个数据库,但 Inktomi 实现了客户搜索结果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如果其技术没有价值,Yahoo! 也不可能收购。

* Inktomi 也有市场战略的主动考虑和选择,避开与客户可能产生的竞争,促使搜索行业进行层次分化和专业分工,由 Inktomi 向其他引擎和门户提供搜索数据库和技术等基础服务,后者再向普通用户提供搜索服务。Inktomi 对于产业链的探索,对整个搜索行业和业内各公司,都具有很大的启发和意义。

* 甘当无名英雄,是个致命的错误。Inktomi 提供“幕后”搜索服务,无需面对最终用户,便很容易忽略自身品牌的必要性和价值,导致难以化解市场风险。从 Inktomi 的客户角度来说,搜索的后端是封闭的,网络用户并不了解搜索的结果来自哪些数据库,因此,它们可以毫无障碍和成本地轻松换掉 Inktomi ,转向其他的供应商。如果 Inktomi 竖立起良好的品牌,那么其客户既便想转移,也不得不考虑相应的成本和压力,Inktomi 就会有一定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哪怕客户流失,至少还有能够东山再起的基础。

* 商业竞争,常常是强盗逻辑,强者为王,霸气。Inktomi 的第一个客户是 HotBot ,不过 Yahoo! 才是最重要的客户。98年 Yahoo! 选择 Inktomi 为关键词搜索合作伙伴,使 Inktomi 在业内的地位陡然大升。但也正是 Yahoo!,2000年率先放弃了 Inktomi,才导致其他客户也逐步流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Yahoo! 的放弃,是 Inktomi 黯淡的直接导火索。在 Inktomi 似乎要消失的时候,Yahoo! 又出手收购,当然,价格就极其便宜了。

Google 绕开了 Inktomi 的一些错误,比如品牌。百度呢?链接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