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故事:从 Goto 到 Overture

论坛:IT江湖作者:redsox发表时间:2006-03-03 14:30
搜索故事:从 Goto 到 Overture


* 1997年,Goto.com 搜索引擎上线,随后收购 University of Colorado 的 World Wide Web Worm 。
* 1998年2月,首推付费排名(Pay for Placement / Paid Placement / Pay for Performance)商业模式:以关键词竞价;按竞价网站的出钱多少,决定搜索结果排列顺序;在搜索结果被点击时支付竞价的费用,也称 PPC(pay per click)。
* 1999年,Goto.com 完成 IPO 上市 NASDAQ,因比其他搜索引擎收入多,股价曾达30美元之上。
* 2001年,更名为 Overture 至今。
* 2002年底,Overture 已拥有8万多广告客户的5.63亿个竞价结果。这些结果还被发布到多家门户和搜索引擎,比如Yahoo!、MSN、Excite 等,同时,Overture 还在竞价结果之后,补充列出来自 Inktomi 的普通非竞价搜索结果。
* 2003年3月,Overture 以2.4亿美元,先后收购 FAST / alltheweb 和 AltaVista 。目的在于提供包括竞价和非竞价搜索结果的“All-In-One-Solution”,因为前一年,落败于 Google 手中,未能成为 AOL 的搜索合作伙伴。
* 2003年7月,正当 Overture 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Yahoo! 在完成对 Inktomi 的收购后,出资16亿美元收购 Overture,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部署与 Google 竞争。

至此,从 Goto 到 Overture,最终成为 Yahoo! 的全资子公司,整合搜索营销方面的业务,而搜索技术则由来自 Inktomi 和 AltaVista 的力量进行研发。一年之后,YST 诞生。

有一个变化,需要注意,Yahoo! 严格区分竞价结果和一般搜索结果,竞价结果标注 SPONSOR RESULTS,位于搜结果的上面、下面和右侧。其他主流搜索引擎也大体如此,Ask Jeeves 用“Sponsored Web Results”、Google 用“赞助商链接(Sponsored Links)”标注竞价结果,都与正常的搜索结果分开。

Overture 开创了竞价排名的方式,起初被搜索业界视为非主流、过于商业化,但在.com低潮时期,因其收入颇丰也很受关注,跟风者相当之多,涌现了数百个PPC搜索引擎。但之后,Overture 也已经意识到,单纯依赖竞价排名有明显的缺陷,试图通过收购加强非竞价的普通搜索,实现“All-In-One-Solution”。

国内,2001年9月百度推出了竞价排名。记得那时每个竞价网站的描述最后,有其竞价的PPC价格,类似这个的结果 (cost to advertiser $0.05) ,现在改成了“推广”两字,没有价钱,看起来干净了很多,就不容易与其他搜索结果区别出来。

这种模式相当地直接了当,谁出钱多谁就排在前面。
“The model pioneered by Overture (then Goto) and used by most of the other PPC engines is fairly straight forward. The more you pay, the higher you'll rank.”链接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